隋彬
,
李延涛
,
吴广宁
,
李先浪
,
卢剑
,
李伟
绝缘材料
为探究水分和氧气对油纸绝缘老化过程的影响机理,通过设计不同水分和氧气含量的矿物油纸绝缘在不同温度下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量其绝缘纸聚合度和油中糠醛浓度,并验证了水分、氧气影响因素条件下聚合度变化对二阶动力学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氧气对油纸绝缘加速老化作用明显;水分含量较低时,水分和氧气有相互抑制作用,油中氧气会阻止水分和纤维素相互作用,并且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降低绝缘纸的老化速率;水分和氧气含量及绝缘纸类型会影响老化过程中糠醛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油纸绝缘
,
水分含量
,
氧气
,
聚合度
,
糠醛
李大建
,
王林
,
周利军
,
吴广宁
,
李先浪
,
李延涛
绝缘材料
为研究不同环境因素下油纸绝缘极化电流特性变化规律,搭建了油纸绝缘极化电流特性测试系统,应用该系统测试了不同温度、水分和油隙下油纸绝缘体系的极化电流特性,并通过参数拟合法进行了曲面拟合。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极化电流增大,温度主要通过影响油纸绝缘弛豫时间而影响极化电流特性;水分含量增加,极化电流增大,绝缘油和绝缘纸的直流电导率分别与油中和纸中的水分含量呈指数关系,通过极化电流法可直接得到油中和纸中的水分含量;油隙增大,极化电流初值减小,终值增大,油隙是影响油纸绝缘极化电流特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在测试分析过程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
极化电流特性
,
油纸绝缘
,
温度
,
水分
,
油隙
毕成
,
唐桂华
,
胡子君
,
李俊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数值方法对多种三维有序结构多孔材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气相、固相导热过程进行耦合求解,获得了不同结构的材料的有效热导率,所获得的有效热导率在材料密度低于170 kg/m3时,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建立了多孔材料吸附水蒸气的耦合传热模型,研究了水蒸气的吸附量对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效热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含湿率增加1%,会使其有效热导率增加,其增幅约为材料固相热导率的2%.
关键词:
气凝胶
,
有效热导率
,
有序结构多孔材料
,
含湿率
于明志
,
陈汉翠
,
胡爱娟
,
田猛山
,
郭庆亮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用玻璃珠模拟堆积型多孔介质,用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对不同含湿率下玻璃珠堆积颗粒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并利用CCD结合体式显微镜观察不同含湿率下试样孔隙内的水分形态及颗粒聚集状态,研究分析水分含量、水分形态,颗粒聚集状态对堆积型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导热系数随含湿率的增大呈非单调递增趋势.不同含湿率下堆积型多孔介质孔隙内水分形态不同,其对颗粒的作用不同,颗粒间出现聚集,从而导致颗粒间距离发生变化,进而表观体积变化.水分含量、水分形态、颗粒间间距的变化均会影响介质的导热系数大小,介质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是由这些影响因素综合决定的.
关键词:
多孔介质
,
含湿率
,
颗粒聚集
,
导热系数
赵晓华
,
李国宝
,
王玉林
,
李庚英
复合材料学报
试验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压阻效应,获得了正、负两种压阻效应相互转换的全过程。从隧道效应和孔隙的连通性角度对该现象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连续烘干和单向循环加载条件下,CFRC的压阻效应会随含水量变化而发生改变。多数情况下,CFRC的体积电阻率随压应变单调减少,压阻效应为正。含水量越少,正压阻效应越明显。当含水量减少到约3.19%~4.04%的范围时,CFRC的体积电阻率随压应变单调增加,压阻效应为负。与正压阻效应相比,负压阻效应表现更强。CFRC的正、负压阻效应及其相互转换是隧道效应和孔隙连通性两方面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碳纤维/水泥复合材料
,
压阻效应
,
含水量
,
隧道效应
,
孔隙连通性
张淑坤
,
李永靖
,
孙琦
硅酸盐通报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发泡剂、粉煤灰和外加剂为原料,制备采空区充填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在不同含水率影响下,充填体的强度特性、应力-应变特性和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水对充填体力学性能弱化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随含水率增加,制备的充填体试件抗压强度、抗剪强度递减,前期递减幅度较大,后期较小;充填体峰值强度、峰后残余强度以及延性均随含水率增加而递减;随含水率的增加,弹性模量降低幅度较大,泊松比变化幅度较小,剪切模量和体弹性模量均减小,水弱化影响下充填体会产生进一步压缩.
关键词:
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充填体
,
含水率
,
强度特性
,
应力-应变关系
,
变形特性
王海良
,
王素稳
,
荣辉
,
宋伟俊
,
齐占国
,
李向海
,
邸志琨
硅酸盐通报
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大量渣土废泥浆污染环境,不便施工的现状,本文将渣土废泥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降速率、浊度以及絮体大小等指标研究无机絮凝剂(氢氧化钙、氯化铁以及两者的复掺)对渣土废泥浆絮凝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率为99%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2%、1.7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18%、1.30%;(2)含水率为98%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6%、2.5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4%、1.50%;(3)含水率为97%的渣土废泥浆,单掺氢氧化钙、氯化铁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38%、4.30%;复掺时最佳掺量分别为0.23%、1.00%.
关键词:
渣土废泥浆
,
无机絮凝剂
,
含水率
,
絮凝效果
韩芸
,
代璐
,
卓杨
,
王超
,
彭党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5.2015122202
以热水解后高含固污泥及其脱水后固、液分离产物为对象进行厌氧消化试验,通过生物化学甲烷势(BMP)及脱水性能测定,研究其产气量、有机物分布、污泥脱水性能及生物质能转化特性,评估高含固污泥热水解-脱水-脱水液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热水解预处理的高含固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后,其毛细吸收时间(CST)及脱水泥饼含水率由247.5±0.9 s和71.1%±1.3%上升至568.0±1.6 s和80.7%±1.0%,即厌氧消化会导致热水解后污泥脱水性能下降.污泥中74.0%的有机物在水热预处理之后被转移至液相,是厌氧消化所产沼气的主要来源.物质能量衡算结果表明,高含固污泥采用热水解-脱水-脱水液厌氧消化工艺可以有效地将消化装置容积大大减少;沼气燃烧所产能量实现该工艺能量自给自足.
关键词:
高含固污泥
,
厌氧消化
,
热水解
,
CST
,
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