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红
,
邹忠飞
,
钟德镇
,
李永谦
,
刘春凤
,
洪崇益
,
简廷宪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3.0354
开发了液晶分子在双重电场作用下,扭曲排列稳定性增强的广视角技术,这种架构搭配负性液晶的开启响应速度略大于正性液晶,关闭响应速度与正性液晶一致,穿透率约提高了10%.分析了三电极作用下穿透率分别与响应时间和电压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FFS和IPS对广视角技术的垄断.
关键词:
广视角
,
负性液晶
,
响应时间
,
穿透率
员国良
,
郑成武
,
华瑞茂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32804.0510
链端烯基液晶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好的与其他液晶的互溶性、较低的黏度(尤其是较低的旋转黏度γ1),已经应用于TN、STN、TFT等多种类型的液晶混合物中,但其合成难度较大.文中讨论了含链烯基及苯环侧向氟取代的介电各向异性为负性的液晶单体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氯丙烯格氏试剂和含不同取代基的苄氯偶联反应引入链烯基,具有成本低、合成路线短等优点.测试了合成液晶化合物的熔点、清亮点、双折射、介电各向异性等液晶参数,并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液晶
,
负性液晶
,
含氟液晶
,
链端烯基
苏新艳
,
范程士
,
李继响
,
罗忠林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4.0353
含亚甲氧基桥键负性单体液晶由于具有较大的负介电各向异性,较低的旋转粘度、良好的相溶性而被广泛应用于VA-TFT配方中,但其合成步骤长,合成及提纯难度大.本文讨论了含亚甲氧基桥键及苯环侧向氟取代的负介电各向异性单体液晶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2,3-二氟-4-乙氧基苯酚与含不同长度烷基链的苯磺酸酯反应引入亚甲氧基桥键,避免了常用醚化方法中卤代物的使用和卤素离子对单体液晶性能的影响.使用1H NMR对目标单体液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LCR测试仪等对目标单体液晶的相变温度、光学各向异性、介电各向异性等一系列液晶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液晶
,
亚甲氧基
,
桥键
,
负性液晶
许雅琴
,
苏子芳
,
钟德镇
,
关星
,
刘英明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53003.0399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PPI越来越高,像素尺寸越来越小,穿透率的提升是一重要问题。负性液晶相对正性液晶具有高穿透率,较好的画面画质及较低的颜色偏差等优点,使得主流显示模式 IPS、FFS使用负性液晶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负性液晶自身特性,其影像残留较正性液晶更为严重,特别是模组粘合附近区域的局部面残。为了改善负性液晶局部影像残留,本文研究了实际样品影像残留严重区域与轻徽区域不同测量数据,如温度、共电压(Vcom )等,发现影像残留严重区域与轻徽区域的公共电压出现漂移现象,分析了影响残影的因素,并提出改善方案,实测结果证明本文改善局部残影的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负性液晶
,
残影
,
公共电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