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以空气为氧化剂Pd(OAc)2/HPMo/AcOH催化苯液相氧化偶联合成联苯

李显明 , 丁云杰 , 焦桂萍 , 潘振栋 , 江大好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研究了以Pd(OAc)2为催化剂,H3PMo12O40为助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在乙酸溶液中于373 K条件下,在500 ml高压釜中由苯液相氧化偶联合成联苯. 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中联苯的选择性高达92%以上,并且只有少量的三联苯副产物生成. 分别考察了H3PMo12O40的加入量和O2分压对以空气或纯O2为氧化剂时Pd/HPMo/AcOH催化苯液相氧化偶联合成联苯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根据反应液颜色的变化以及文献结果推测,在反应过程中通过钯和钼物种的氧化和还原作用使苯氧化生成联苯.

关键词: , 氧化偶联 , 联苯 , 乙酸钯 , 杂多酸 , 乙酸 , 空气 , 氧化剂

氧化剂对聚吡咯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刘元军 , 赵晓明 , 李卫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507

为了探究氧化剂对聚吡咯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以吡咯为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涂层复合材料。通过BDS50介电谱仪研究了氧化剂种类和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对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的影响;采用Quanta20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聚吡咯涂层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和强度。结果表明: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对聚吡咯涂层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影响较大;制备的聚吡咯涂层复合材料既具备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导电性,又兼具良好的强度。

关键词: , 吡咯 , 聚吡咯 , 氧化剂 , 介电性能 , 涂层 , 复合材料

碱性硫脲浸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有才 , 朱忠泗 , 符剑刚 , 李丽峰 , 林清泉 , 陈凯达 , 李志辉

贵金属

  阐述了可能取代氰化浸金的高效、无毒碱性硫脲浸金的悁究现状。相比酸性硫脲浸金,碱性硫脲浸金具有溶金恒择性好,溶惉的再生及净化工恅相对容惦等优点。阐明了碱性硫脲浸金原理及金在碱性硫脲溶惉中的溶解机理,对碱性硫脲溶惉中的稳定剂及悦化剂的恒择做了详细探讨。最后,指明了碱性硫脲浸金所取得的成果及总悹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惀金技术 , 碱性硫脲 , 机理 , 稳定剂 , 悦化剂 , 浸金

模板剂和氧化剂对聚吡咯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电导率的影响

郑若时 , 孙晓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氯化铁或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时,纳米结构聚吡咯的制备和形貌调控的方法,发现加入P123作为模板剂可得到球状的纳米聚吡咯,而无P123存在时产物是形状不规则的纳米颗粒。P123的浓度和氧化剂的种类均会显著地影响聚吡咯的粒径和电导率。在相同的氧化剂条件下,随着P123浓度的升高,聚吡咯的平均粒径变小。P123的加入使得聚吡咯的电导率显著提高。无论是否存在模板剂调控,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得到的产物的电导率比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得到产物的电导率大。

关键词: 聚吡略 , 纳米颗粒 , 模板剂 , 氧化剂 , 形貌调控 , 电导率

一种新型化学退镍层氧化剂的研究

汪烈焰 , 朱超锋 , 林楚宏 , 何江琴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08.008

以防染盐S为氧化剂的化学退镀镍剂目前应用仍比较广泛,但由于含防染盐S的废水呈黄色,出水色度高,很难实现环保达标排放.研究了一种新型复合氧化剂替代防染盐S,通过与传统含防染盐S的化学退镀镍剂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其退镀镍效果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的化学退镀镍剂,其废水排放也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关键词: 退镀 , 退镀镍剂 , 氧化剂 , 配方 , 环保

抛光液成分对铝栅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铝去除速率的影响

张金 , 刘玉岭 , 闫辰奇 , 张文霞

电镀与涂饰

在低工作压力(1 psi)和低磨料用量(纳米硅溶胶体积分数2.5%,后同)下,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碱性抛光液组分(包括氧化剂H2O2、FA/O型螯合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对铝栅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铝去除速率的影响,确定抛光液的组成为:氧化剂1.5%,螯合剂0.5%,表面活性剂1.0%.铝的去除速率为1 00 nm/min,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座为8.85 nm.

关键词: 铝栅 , 化学机械抛光 , 氧化剂 , 螯合剂 , 表面活性剂 , 去除速率

转炉粉尘用于研制铁水脱磷剂

黄东长 , 吴光亮 , 黄靖栋 , 杨泽世 , 王欣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165

转炉炼钢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污染环境,各国均在努力寻求粉尘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的工艺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粉尘脱磷剂内在组分对铁水脱磷的影响,分析了各组分对铁水脱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氧化铁皮作氧化剂脱磷效果仅次于Fe2 O3试剂,脱磷率分别为84.78%和84.32%,Na2CO3和BaO作固定剂效果均比CaO好;使用质量分数为4%CaF2+6%Na2 CO3作助熔剂可使脱磷率达到89.13%;控制铁水初始硅的质量分数在0.09%~0.15%可以提高铁水脱磷率;脱磷剂中的P2O5会显著降低脱磷剂脱磷率.因此,使用粉尘研制的脱磷剂可在氧化剂、固定剂和助熔剂方面进行优化,同时控制铁水初始硅含量和减少粉尘带入的P2O5含量,可提高脱磷剂脱磷能力.

关键词: 转炉粉尘 , 脱磷剂 , 氧化剂 , 固定剂 , 助熔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