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恩
,
洪陆阔
,
周和敏
,
唐小芳
,
齐渊洪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5.016
铁矾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中沉铁工艺产生的固态废渣,含有一定量的Fe和其它有价金属元素.为了回收铁矾渣中的Fe,开发了铁矾渣含碳球团转底炉直接还原-熔分工艺.通过自然碱度铁矾渣配加煤粉的方式进行直接还原,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铁矾渣中Fe回收的影响,并进行转底炉中试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最佳工艺条件:还原温度1 100℃,还原时间30 min,ωc/ωo=1.2,此条件下铁矾渣含碳球团金属化率达到90.6%.中试试验金属化率为75%,铁的综合回收率达到85%.
关键词:
铁矾渣
,
含碳球团
,
转底炉
,
直接还原
,
熔分
,
铁
,
回收率
闫超杰
,
陈树军
,
赵晓杰
,
李福民
,
吕庆
,
郄亚娜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1.004
炉缸区钒氧化物的还原对钒的收得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炉渣成分和温度对钒氧化物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碱度对钒氧化物还原影响显著,钒氧化物的还原率随着二元碱度的增加而增加;MgO、Al2O3含量增加,钒氧化物的还原率先升高后降低;TiO2含量增加,钒氧化物的还原率降低,且TiO2含量超过11%时钒氧化物的还原率大幅降低;钒氧化物的还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承钢高炉渣的二元碱度1.2、Al2O3含量14%、MgO含量10%、TiO2含量9%、炉渣温度控制1 500℃时,钒氧化物的还原达到最佳,还原率达到90%左右.
关键词:
高炉
,
炉缸区
,
钒氧化物
,
还原
,
钒收得率
,
炉渣成分
,
温度
黄征东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514
夹皮沟矿业公司选矿厂提金工艺为全泥氰化炭浆工艺,在10多年的运行中,通过对工艺不断地优化改造,如氰化隔炭筛、浸前浓密机溢流水全液静态吸附、含金废液炭吸附槽、氰化电积金泥、钢毛火法泼珠工艺、氰化作业运行方式、磨头筛筛孔、炭酸洗作业等优化改造,提高了金选冶回收率,且在节能降耗的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选冶工艺
,
全泥氰化炭浆
,
优化
,
改造
,
回收率
,
金矿
,
节能降耗
苏志远
黄金
doi:10.11792/hj20141213
某中等硫化物含砷、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属于难选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特点,某选矿厂采用浮选法进行处理,但金精矿回收率在80%以下,品位为20 g/t左右。因此,对该选矿厂进行了详细的流程考查及产品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实施了技术改造。通过调整筛孔尺寸、减少精选次数、将一次扫选精矿直接给入精选、调整石灰的加药量及2号油添加点等措施,金回收率提高了3.15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微细粒浸染
,
难选矿石
,
回收率
,
生产实践
刘胜卿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016
针对福建某金矿矿石性质的变化和现场生产情况,对该金矿各矿体矿石进行了合理的浮选细度及配矿试验研究。以3#矿体为中心,进行了单种矿体矿石浮选试验、2种和3种矿体矿石的配矿浮选试验。其结果表明:在各矿体矿石的最佳入选细度、最佳配矿比例,及保证回收率的前提下,可提高金精矿品位,为该金矿的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磨矿细度
,
配矿
,
回收率
,
精矿品位
叶锦娟
,
迟崇哲
,
杨飞莹
,
杨义
,
王智奎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617
针对某黄金冶炼厂极高浓度合氰废水中污染物的组分分析结果,采用酸化法及OOT或GOC清洁药剂联合工艺对其中的氰化物、硫氰酸盐及铜进行了酸化、氧化和回收利用;同时,对药剂成本、动力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核算.其治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酸化法及清洁药剂氧化联合工艺对极高浓度含氰废水进行深度治理后,回收利用及治理效果均很好,无二次污染,且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关键词:
极高浓度含氰废水
,
OOT
,
GOC
,
回收率
,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