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兵
,
田从学
,
陈华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4.008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水解所制的偏钛酸为原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考察盐处理剂加量(锌盐、钾盐、磷盐)和煅烧段最高温度的正交交互作用影响,并进行金红石型钛白粉制备过程中盐处理煅烧工艺正交优化试验,检测所得样品的消色力、蓝相、亮度和粒度,并用SEM、TEM对煅烧样品进行表征.最佳盐处理煅烧条件为:锌盐加量0.30%,钾盐加量0.60%,磷盐加量0.12%,煅烧段最高段温度850℃.该条件下,所得金红石型钛白粉样品的消色力、蓝相、亮度值分别为1713、3.07、96.88,粒度为0.28 μm.盐处理剂之间、盐处理剂与煅烧强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
关键词:
金红石型钛白粉
,
盐处理
,
煅烧
,
正交交互影响
段海婷
,
侯清麟
,
罗炽
,
侯熠徽
,
陈建华
,
刘跃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34
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实验方案,以六偏磷酸钠(SHMP)为分散剂,滴加速率、分散剂用量、包膜量、体系pH值作为实验变量,研究ZrO2包覆对金红型石钛白粉性能的影响.通过Nano-zs电位仪(ze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物理漆膜紫外老化实验的检测,对金红石钛白粉包覆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到ZrO2包覆的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其在滴液速率为5滴/min,分散剂的用量为0.1%,包膜量为2%,体系pH值为8.5~9.0条件下,经过包膜过后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化学性质稳定,能有效屏蔽其光化学活性,其吸附性、分散性、耐候性较好.
关键词:
正交实验
,
ZrO2
,
金红石型钛白粉
,
漆膜紫外老化
周硕林
,
徐琼
,
肖家福
,
钟文周
,
喻宁亚
,
尹笃林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5.06.140349
以甲苯-2,4-二氨基甲酸甲酯(2,4-TDC)为分子探针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评价金红石二氧化钛颜料紫外屏蔽性能的反应体系,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分子探针光降解的影响,并对一系列二氧化钛颜料紫外屏蔽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金红石二氧化钛作用下,2,4-TDC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随着二氧化钛颜料用量的增加,2,4-TDC光降解速率常数呈现指数次下降趋势;紫外光照下表面包覆的金红石二氧化钛颜料不能完全抑制·OH和h+活性物种的产生.根据2,4-TDC的光降解速率常数,能体现一系列工业金红石二氧化钛颜料紫外屏蔽性能差异.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实验周期短、结果重现性好等优点,将在二氧化钛颜料的紫外屏蔽性能测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金红石TiO2
,
颜料
,
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
紫外屏蔽
,
动力学
梁安兵
,
田从学
,
陈华
,
陈志容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2.003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所制偏钛酸为原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考察盐处理剂加量(锌盐、钾盐、磷盐)和煅烧段最高温度的正交交互作用影响,对偏钛酸进行粒度、XRD表征分析,并测试样品消色力指标,建立有效回归模型,预测钛白质量.最佳盐处理煅烧条件为:ZnO 0.36%,K2O 0.70%,P2O5 0.20%,高温段煅烧温度850℃,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度较好.
关键词:
金红石型钛白粉
,
消色力
,
盐处理
,
煅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