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强
,
陈阵
,
魏昶
腐蚀与防护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和极化曲线研究了硫脲对HR-2不锈钢在酸性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硫脲具有明显的缓蚀作用,当溶液中硫脲的摩尔浓度增加到0.75 mmol/L后,缓蚀作用趋于稳定;极化曲线的自腐蚀电位变化微小,采用El-Awady模型拟合确定硫脲在不锈钢表面的吸附是单分子层,一个硫脲分子吸附在多个活性点上.
关键词:
缓蚀剂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塔菲尔曲线
,
吸附机理
张俊良
,
赵启亮
,
钟庆东
,
郭炜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12006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分析技术、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电容-电位测试研究了镀锌层表面钝化膜在质量分数5% NaCl溶液中的腐蚀降解过程和半导体行为.结果表明:浸泡过程中随着水和离子逐渐侵入钝化膜,钝化膜发生着缓慢的腐蚀降解,钝化膜在浸泡初期保持稳定,能够对基体金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钝化膜表现出n型半导体特征,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Mott-Schottky曲线拟合直线的斜率逐渐减小,钝化膜载流子密度逐渐增大,表明钝化膜在浸泡过程中发生缓慢的腐蚀降解.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钝化膜
,
腐蚀降解
,
Mott-Schottky曲线
栗韬
,
黄惠
,
王钲源
,
郭忠诚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704008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Al-Mg合金在3.5% NaCl(质量分数)+5 mmol/L KI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腐蚀后试样的表面形貌,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合金内金属间化合物成分,初步探讨Al-Mg合金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Al-Mg合金表面不同区域活性溶解度不同,且腐蚀主要发生在金属间化合物与基体铝界面处;Al-Mg合金表面氧化电流峰的数量和数值随腐蚀时间延长而不断变化,说明在腐蚀过程中基体表面溶解是不均匀的,金属间化合物优先被腐蚀,144 h后出现明显腐蚀坑.
关键词:
Al-Mg合金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
,
活性溶解
,
腐蚀
潘鹤斌
,
黎良成
,
孔小东
,
李曦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704009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SECM)深入研究了ZL102铝合金在3% 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腐蚀形貌,用能谱仪对夹杂物和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 NaCl溶液中,金属间化合物与ZL102铝合金基体形成微电池,金属间化合物的电位高于基体的,使基体优先腐蚀溶解;腐蚀过程中铝合金表面活性不稳定,是因为尺寸较小的金属间化合物因周围基体溶解容易脱落,并在其他区域沉淀,只有尺寸较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周围基体产生持续腐蚀溶解,最终形成点蚀.
关键词:
ZL102铝合金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SECM)
,
腐蚀
,
金属间化合物
,
腐蚀微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