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超
,
汪建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2.019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_f/TiC-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_4C+3Ti+C_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短切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损伤,影响短切碳纤维的性能,进而影响其补强增韧的效果.在SHS反应过程中,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化学损伤的主要途径就是添加稀释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在B_4C+3Ti+_xC_f→TiC+2TiB_2+xC_f体系中,通过向反应物中添加稀释剂镍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的化学损伤,改善各相之间的接触状况,提高各相之间的界面强度,提高短切碳纤维补强增韧的效果.
关键词:
TiC-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
,
短切碳纤维
,
SHS/PHIP
,
强韧化
,
稀释剂
郭强
,
李志强
,
赵蕾
,
李赞
,
冯思文
,
张荻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6.09.01
复合化是金属材料实现高性能化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多以相与组织在空间的均匀分布为特征,没有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复合构型效应,因此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耦合和多功能响应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的材料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复合构型(Architecture)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化的重要作用,并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发现“非均匀”复合构型更有利于发挥复合设计的自由度和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元间的协同耦合效应,从而发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潜力.首先综述了金属材料构型复合化的研究进展,进而以复合构型的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提出可以通过借鉴生物结构材料中的精细复合构型,来制备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该研究理念在石墨烯-Al,碳纳米管-A1等材料体系中得到了验证,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塑性/韧性匹配.最后,展望了金属材料构型复合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可采用先进的微纳米尺度测量技术结合显微结构表征的方法,以准确揭示非均匀复合结构的性能响应机理,阐明其构-效关系,为复合构型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与精确“剪裁”提供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
构型复合化
,
强韧化
,
显微结构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