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i离子注入SiO2的表面形貌和光学吸收性能研究

金腾 , 宁来元 , 申艳艳 , 高洁 , 于盛旺 , 贺志勇

人工晶体学报

室温下,将能量为60 keV,剂量范围在1×1016~1×1017/cm2的Ni离子注入到SiO2中.随后将样品在Ar气中退火(400 ~ 1000℃).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掠入射X射线衍射(G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退火前后样品的表面形貌,Ni纳米颗粒的形成和热演变过程以及样品光吸收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剂量为1×1016/cm2的样品退火前后均未能形成纳米颗粒;剂量为5×1016/cm2和1×1017/cm2的样品中形成了纳米颗粒,退火后颗粒长大,样品表面凸起(Ni纳米颗粒)高度增加,数量减少.SiO2中Ni纳米颗粒的光吸收带在310~ 520 nm,800℃后光吸收带变得明显且伴随峰位蓝移.经1000℃退火后,Ni纳米颗粒被热分解的O氧化为NiO纳米颗粒,NiO纳米颗粒的光吸收带位于300 nm附近.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Ni纳米颗粒 , 表面形貌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硝酸诱导金纳米带的晶种法制备及光谱表征

宋玉哲 , 董佳敏 , 刘斌 , 王运福 , 李旭东 , 刘国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硝酸诱导的晶种法制备金单晶纳米带,利用TEM、HRTEM和UV-vis技术对产物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吸收性能分析.发现产物的形态有纳米带、纳米片和纳米颗粒,但以纳米带为主.纳米带为面心立方结构金单晶.UV-vis显示,产物的微弱吸收峰位于550 nm和强吸收峰位于975 nm,分别起源于纳米带横轴直径与长度方向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纳米带的生长机制进是,小尺寸纳米片在硝酸诱导作用下通过表面偶极作用进行自组装.

关键词: 单晶 , 金纳米带 , 晶种法 , 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

金纳米粒子的绿色可控合成及其合成机理研究

孙丽 , 尹跃超 , 章立新 , 苏文献 , 魏中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5.037

以水溶性淀粉为还原剂,以氯金酸为前驱体,快速合成了单分散的金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能谱仪(EDX)等对金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了面心立方结构的球状金纳米粒子,其平均直径不大于40 nm,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在534~552 nm之间线性可调.系统考察了水溶性淀粉的水解时间、氯金酸添加量、反应时间等制备条件对金纳米粒子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最佳水解时间为5 min,增加反应时间或氯金酸的添加量,金纳米粒子的吸收峰均发生规律性红移.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水溶性淀粉 , 水解 , 表面等离子共振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