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明
,
彭政
,
周敏
,
李思东
,
庞玉新
,
李虹
,
李普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2.007
采用壳聚糖作为载体,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以叶酸靶向受体改性壳聚糖,然后选择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新型壳聚糖靶向缓释功能高分子载药微球.通过红外光谱和1H-NMR核磁共振分析确定了叶酸改性壳聚糖化学结构,并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紫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和分析方法对载药微球的形貌结构、粒径、包埋率、载药量和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药物被成功包埋到叶酸改性后的壳聚糖微球中,包埋率E和栽药量L最高可达86.5%和32.7%,载药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251μm,多分散系数(PDI)为0.056,球形度、分散性良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微球为核壳结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壳聚糖靶向缓释功能高分子载药微球具有持久的缓释作用,24h后载药微球在模拟胃液(pH值=1.2)中释放率为70%,在模拟肠液(pH值=7.4)中释放率为40%,释药速度与释放介质的pH值密切相关.
关键词:
壳聚糖
,
靶向
,
缓释
,
载药微球
,
特性
杨眉
,
李钰
,
徐冬燕
,
侯长军
,
法焕宝
,
霍丹群
材料导报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增加药物靶向性,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课题.根据近年来文献,综述了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载体,包括靶向的脂质体载药系统、纳米粒载药系统、微粒载药系统、胶束载药系统等,并分别总结了其颗粒大小、载药类型、载药模式及治疗效果等,为肿瘤的靶向给药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靶向
,
抗肿瘤
,
药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