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

金熹高 , 罗远芳 , 霍瑞贞 , F.E.Karasz

材料研究学报

用高分辩裂解色谱-质谱法研究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分离和鉴定了热分解产物,考察其组成分布及温度依赖性。结合热重数据和热分解动力学模型分析,进而讨论了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机理。

关键词: 聚芳醚醚酮 , thermal degradation ,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VC搪塑粉的热降解特征及其动力学研究

王菲 , 姚卫国 , 管东波 , 王守军 , 安慧 , 贾玉玺

材料科学与工艺

粉末搪塑表皮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中高档汽车仪表板上。为了优化设计搪塑粉、提高热加工性能从而促进高档汽车国产化,本文首先利用热重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实验探讨搪塑粉的热降解失重特征,分析升温速率、实验气氛和搪塑加工对其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继而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对其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搪塑粉的热降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PVC和增塑剂的相互作用使其热降解过程更加复杂;随升温速率的增加,热降解失重曲线向高温区偏移;搪塑粉在有氧气氛中更易发生热降解,失重率较大;与搪塑粉相比,搪塑表皮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第1热降解阶段氮气条件下的热降解活化能和反应级数较小。

关键词: 搪塑粉 , 热降解 , 升温速率 , 气氛 , 热解动力学

环氧树脂/聚磷酸铵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

吴昆 , 张卡 , 沈敏敏 , 胡源 , 邓莲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环氧树脂(EP)成炭能力,引入聚磷酸铵(APP)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当APP质量分数为9%时,EP/APP氧指数达30.5%,垂直燃烧性能通过V-0级。相比EP,EP/APP的热释放峰值与总热释放均有所下降。此外,利用热失重-红外联用设备研究了EP以及EP/APP的热降解行为并解释相关机理:EP在高温下会释放CO、甲醇等易燃性气体,剧烈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APP在低温阶段的热裂解产物会催化EP的降解,但在高温下EP/APP却有热稳定性优异的炭层形成,在火灾中此炭层会覆盖在基体表面保护下部材料以免其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膨胀阻燃 , 聚磷酸铵 , 热降解 , 热失重-红外联用

增容剂P(MMA-co-GMA)对PA6热稳定性及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王文同 , 曹春雷 , 曲淼 , 马剑英 ,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TGA),研究了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P(MMA-co-GMA)的热降解行为及对尼龙6(PA6)的热稳定性和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MMA-coGMA)的热降解过程中能够产生含羰基、羧基、醛基或酮基等多种具有含氧基团的物质,这些产物有助于在PA6降解过程中形成对降解有自动催化作用的氢过氧化物,从而降低了PA6的热稳定性及热氧化稳定性,且二者随着增容荆用量及增容剂内GM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尼龙6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 热降解 , 热稳定性 , 热氧化稳定性

金刚烷基磺酸盐阻燃剂的制备及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

潘莉辉 , 郭建维 , 王岳琴 , 钟星 , 崔英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1-溴金刚烷为原料,与苯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得1,3,5,7-四苯基金刚烷,再与氯磺酸磺化制得1,3,5,7-四(苯基-4-磺酰氯)金刚烷,最后经过水解和中和反应制得目标产物1,3,5,7-四(苯基-4-磺酸钠)金刚烷阻燃剂(FR-A).所有化合物均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确证.将FR-A与聚碳酸酯(PC)共混,通过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测试法(UL94)测试了其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研究其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FR-A加入量为0.08%(质量分数)时,其阻燃效果明显提高,并且通过UL-94 V-0级实验.结合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数据分析,添加阻燃剂后质量损失的起始温度和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峰的发生温度均有所提高,产热量减少,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关键词: 1,3,5,7-四(苯基-4-磺酸钠)金刚烷 , 阻燃剂 , 聚碳酸酯 , 热降解性

环氧树脂/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解机理

吴昆 , 张卡 , 沈敏敏 , 胡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解产物种类相似,但EP/POSS气相产物均出现在较高温度下,这是由于POSS的存在延迟了EP热解产物的释放,并且在高温下形成了稳定性良好的含硅杂化炭层。此炭层可有效阻止热量与氧传递,从而在燃烧的过程中阻止下部材料进一步燃烧。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笼型倍半硅氧烷 , 阻燃 , 热降解 , 热失重-红外联用

硼酚醛树脂的热降解过程

陈智琴 , 陈鸯飞 , 李文魁 , 刘洪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热重分析法和热重—质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氨酚醛树脂和硼改性酚醛树脂的热降解过程,利用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热降解过程中两种树脂结构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合成成炭率高、热稳定性好的硼改性酚醛树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酚醛树脂中引入硼酸后改变了其分子结构,生成了键能较高的硼酯键,提高了酚醛树脂的成炭率和热稳定性,700℃硼酸改性酚醛树脂的成炭率为76.2%,高于未改性氨酚醛树脂的成炭率66.9%.

关键词: 酚醛树脂 , 硼酚醛树脂 , 改性 , 热降解

含共轭结构的ZnO/聚乙烯醇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铁伟伟 , 张艳鸽 , 郑直 , 李大鹏 , 黄保军 , 朱聪旭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1102.001

以ZnO和 NaOH 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纳米 ZnO 半导体材料,并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在超声作用下混合,通过直接煅烧制备出 PVA 中含共轭双键碳链结构(C)的 ZnO/PVAC 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SEM、XRD、FTIR、Raman和 UV-Vis DR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PVAC 复合光催化材料由结晶性能良好的纳米 ZnO 和具有共轭结构的聚合物组成,且界面间通过化学键 Zn—O—C 相连接;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 ZnO/PVAC 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光的吸收响应可扩展到整个可见光区,并产生较高光电流。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nO/PVAC 复合光催化材料对罗丹明 B 的降解催化性能(30 min 降解率接近于100%)明显高于纯纳米ZnO。

关键词: ZnO , 聚乙烯醇 , 热降解 , 复合材料 , 光催化

铝酸钴对软聚氯乙烯阻燃热降解性影响

陈灵智 , 焦运红 , 徐建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3.018

通过活性炭模板法制备出尖晶石型铝酸钴阻燃剂.将其应用于软聚氯乙烯(PVC)的阻燃研究.当添加10 g铝酸钴时,软PVC的阻燃、消烟和力学性能最佳.通过热重-红外和扫描电镜对阻燃前后的热降解过程进行研究,表明,阻燃处理后,软PVC样品的初始降解温度提前,高温时的剩炭量增加;降解过程中释放HCl和-CH3气体碎片的最大释放峰温度提前,并且气体的释放量减少,降解过程中形成稳定的炭层,阻止了内部可燃气体与外部的氧气接触,达到良好的阻燃消烟性能.

关键词: 铝酸钴 , 聚氯乙烯 , 阻燃 , 消烟 , 热降解

有机保温材料热解行为的研究进展

王万卷 , 叶元坚 , 余巧玲 , 潘永红 , 何国山 , 蔡锦安 , 邓胡军 , 曹志祥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23.021

介绍了热降解机理和有机保温材料的热解行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聚苯乙烯类(EPS和XPS)、聚氨酯类(PU)和橡塑保温材料(NBR/PVC)3种有机保温材料近年来的热解研究进展,指出其重要的研究手段通常是热分析技术或热分析与其他技术联用,同时也阐述了有机保温材料热分析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热解 , 热分析 , 保温材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