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林
,
张匀
,
胡壮麒
,
师昌绪
材料研究学报
本文研究了冷变形前过时效、固溶温度、保温时间、变形量、加热速度等热机械处理工艺对Al-Li-Cu-Mg-Zr 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变形前的时效工艺对再结晶的影响非常显著。在275℃时效4h,强烈阻碍再结晶,而在400℃时效4h,促进再结晶。固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再结晶,且晶粒越粗大,但保温时间对再结晶的影响不显著。大变形量和快速加热也有利于再结晶。本文探讨了各种因素影响再结晶的机制。
关键词:
Al-Li 合金
,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
recrystallization
夏爽
,
周邦新
,
陈文觉
,
王卫国
金属学报
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取向成像显微(OIM)技术, 对经过不同形变及热处理的铅合金样品晶界特征分布(GBCD)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进行合适的冷轧后在高温(0.9Tm)短时间退火, 可将铅合金的低∑(∑≤29)重位点阵(CSL)晶界比例提高到70%以上. 回复过程中形成∑1晶界的同时, 也出现了∑3晶界, ∑3晶界在再结晶的初期过程中得到发展, 这是提高低 ∑CSL晶界比例的主要原因. 在低 ∑ CSL晶界比例较高时, 从OIM中很容易找到由三条CSL晶界构成的界角, 该界角的三个晶粒之间存在特定的取向关系.
关键词:
铅合金
,
GBCD
,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伍波
,
赵满秀
,
刘婷婷
,
苏旭平
,
吴长军
,
王建华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3.5.005
对2618铝合金进行了(1)固溶处理+峰值时效处理(T6),(2)固溶处理+ ECAP+峰值时效处理,(3)固溶处理+ ECAP+短时再结晶+峰值时效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对2618合金的晶粒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采用拉伸试验机对2618合金峰值时效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溶处理+ ECAP+短时再结晶+峰值时效处理能明显细化2618耐热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有效提高该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该新型形变热处理工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2618铝合金强韧化方法.
关键词:
2618铝合金
,
形变热处理
,
短时再结晶
,
品粒组织
,
力学性能
陈俊豪
,
宁保群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4.17.009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论述了P92钢在高温蠕变过程中不同的析出相对P92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23C6相在高温蠕变过程中粗化较快,会失去对P92钢马氏体晶界的钉扎强化作用;Laves相形成初期能够提高P92钢的蠕变断裂强度,但是当Laves相到一定尺寸后会降低P92钢的蠕变断裂强度;Z相的析出不但增加了蠕变孔洞出现的几率,而且会减少基体中的MX相,降低MX相的弥散强化作用,所以Z相的析出对P92钢高温蠕变性能有不良影响.同时论述了可以采用形变热处理生产工艺和控制合金元素含量等措施强化P92钢的高温蠕变性能.
关键词:
P92钢
,
高温蠕变
,
析出相
,
形变热处理
,
合金元素
,
强化途径
张小娟
,
王树松
,
余宁
,
田晓麟
,
张伟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减小热处理导致超高强度钢30Cr3SiNiMoVA壳体变形,提出了形变热处理(调质→成型→中温回火)工艺.发现材料抗拉强度随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有必要从微观尺度分析其原因.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该材料在调质、变形、中温回火后的微观组织及析出碳化物的结构、形貌、尺寸、位置等.研究发现调质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中铁素体保持板条马氏体形貌,内部有M23C6合金碳化物析出.中温回火后,铁素体板条开始长大合并,M23C6型碳化物迅速长大.大变形产生的畸变及位错促使中温铁素体基体开始析出M6C型高温合金碳化物,随着升高回火温度析出数量增多,产生弥散强化作用.当回火温度超过400℃时,合金碳化物迅速长大,弥散效果减弱导致材料强度急剧下降.
关键词:
30Cr3SiNiMoVA(30Cr3)钢
,
形变热处理
,
析出碳化物
,
微观组织
朱帅帅
,
王章忠
,
张保森
,
赵甜
,
毛向阳
,
董强胜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变形与温变形相结合的复合形变热处理工艺对38MnVS非调质钢进行了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拉伸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及显微硬度仪等对其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复合形变热处理工艺为1150~1200℃热变形(25%变形量)+650℃温变形(15%变形量)时,能够显著改善其组织结构,并有效增加珠光体团位错密度及形变强化效应,其显微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和沿晶界或晶内分布的均匀细小铁素体,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吸收功(25℃)分别为935.8 MPa、625.5 MPa和11.8J,相对于传统的控锻控冷工艺分别提升9.4%,12.5%和61.6%,且试样冲击断口具有解理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混合特征.
关键词:
非调质钢
,
形变热处理
,
冲击韧性
,
断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