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250℃~350℃等温淬火过程中超高碳钢微观组织转变及其机制

孔令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研究了超高碳钢(1.40wt%C,1.50wt%Cr,1.50wt%Al)等温淬火贝氏体形貌及形成机制.在250℃~350℃温度范围内等温淬火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温度升高,贝氏体的孕育期缩短,贝氏体片的长度变短,厚度增加,呈现侧向长大特征,贝氏体转变完全程度降低.贝氏体转变结束后,继续延长等温时间,残余奥氏体发生了渗碳体和铁素体分解.在贝氏体转变较少的试样中,在随后进行的空冷过程中贝氏体将继续形成.经分析认为,贝氏体转变由应力与原子扩散两种因素控制;等温温度较低时,应力占主导地位,碳原子的扩散起辅助作用,贝氏体切变形成,呈薄片状;随等温温度的升高,扩散作用增大,贝氏体长大,出现侧向增厚,长度变短的组织变化特征.

关键词: 超高碳钢 , 贝氏体 , 等温淬火 , 微观组织

1.41%C超高碳钢淬火高温回火球化组织的研究

葛利玲 , 朱杰武 , 柳永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1.003

采用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对碳的质量分数为1.41%超高碳钢进行球化处理,研究碳化物超细化的机理,确定最佳的球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850~1 100℃范围内淬火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碳化物不断溶入奥氏体,使粗大碳化物颗粒变小,回火后不仅从针状马氏体中析出均匀细小的碳化物,同时在残余奥氏体中也析出大量均匀细小的碳化物,碳化物数量增加.钢中含有抑制碳化物长大的Al和Cr元素,在550~750℃高温回火时,温度越高球化效果越好,即使在1 100℃淬火+750 ℃回火后碳化物颗粒尺寸仍然保持在0.1~0.3 μm.

关键词: 超高碳钢 , 淬火+高温回火 , 碳化物 , 超细化

Fe-1.55C-1.14Cr-1.15Al 超高碳钢的正火及球化工艺

孙建鹏 , 张振忠 , 赵芳霞 , 石淑琴 , 陈云祥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2014

针对制备高强韧 Fe-1.55C-1.14Cr-1.15Al 超高碳钢过程中等温退火工艺的不足,提出先以普通正火来代替等温退火,然后再进行球化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正火、球化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佳的正火及球化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组织中的片状珠光体片层间距增大,网状碳化物减少,采用1050℃×20 min 的正火工艺可替代等温退火来细化组织;试验钢的共析转变开始温度为790℃,在该温度及以上出现了大量的球状碳化物,且随温度升高球化越完全,在750~810℃球化会出现三相组织(F-A-Fe3 C);适宜的球化工艺为850℃保温1 h,新工艺处理后的奥氏体转变完全,球状碳化物弥散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中.

关键词: 超高碳钢 , 等温退火 , 正火 , 球化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