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i2+和Co2+复配(MoO2-4+Zn2+)对A20碳钢的缓蚀率研究

孙兰霞马凤云马海平高红艳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在标准配制水中Ni2+Co2+复配(MoO2-4+Zn2+)对A20碳钢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Langelier饱和指数(LSI)、MoO2-4浓度、Ni2+Co2+浓度对缓蚀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SI>MoO2-4Co2+>LSIMoO2-4的交互作用;Ni2+对提高缓蚀率几乎无贡献.

关键词: 钼酸盐 , corrosion inhibitor , uniform design

重力场流分离系统用于聚苯乙烯颗粒的分离条件优化

邱百灵 , 吴迪 , 郭爽 , 朱尘琪 , 高杨亚雅 , 梁启慧 , 高也 , 宋宇 , 韩南银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7020

重力场流分离是最简单的场流分离(gravitational flow-field fractionation,GrFFF)技术,常用于分离粒径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颗粒及生物样品.利用自组装加工的重力场流分离仪器分离3种不同粒径(3、6、20 μm)的聚苯乙烯(PS)颗粒.自制了一种混合表面活性剂,并与商品化的表面活性剂FL-70进行了比较.通过均匀设计优化流速、混合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的质量分数、载液黏度、停流时间等分离条件,以分离度(Rs)和保留比(R)为评价指标,发现FL-70的分离效能略优于自制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可实现3种PS颗粒的完全分离(Rs1为1.771,Rs2为2.074).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

关键词: 重力场流分离 , 均匀设计 , 聚苯乙烯颗粒 , 载液 , 表面活性剂 , 流速 , 分离度

舰船双区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优化

赵景波 , 吴建华 , 姚萍

腐蚀与防护

船体防腐蚀保护的有效性与阴极保护系统设计有关,研究了双区域阴极保护系统,并对双区域阴极保护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基于谐波小波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均匀设计的优化方法,既满足了船体防腐蚀,又降低了腐蚀静电场.

关键词: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 双区域 , 谐波小波 , 神经网络 , 遗传算法 , 均匀设计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H13合金涂层质量研究

叶四友 , 刘建永 , 杨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8.015

目的:研究获得高质量H13激光涂层的工艺。方法以H13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在H13钢退火基体表面制备H13合金涂层,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利用金相法检测涂层的几何形貌参数,得到涂层宽度回归模型,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对涂层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分布。对涂层气孔、裂纹和成分偏析进行分析。结果扫描速度22 mm/s ,激光功率1300 W,送粉速率21 g/min时,H13合金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内组织均匀致密,无裂纹缺陷,截面显微硬度约600~699HV,是H13基体硬度的2.4~3倍。扫描速度14 mm/s ,激光功率1400 W,送粉速率42 g/min 时,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约为669~698HV,是基体的2.85~3倍。结论在两种工艺条件下,均能获得质量较优的H13合金涂层。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H13合金涂层 , 几何形貌 , 均匀设计 , 回归模型 , 显微硬度

一种轿车摩擦材料配方的优化方法

苟泽明 , 林荣会

机械工程材料

为快速优化出摩擦材料的配方,利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配方优化试验,按照国标GB5763-2008规定测定所制备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经过综合评价后获得摩擦因数稳定性参数、摩擦因数偏移系数、综合磨损率作为均匀设计试验的3组结果。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编写计算程序,分别求出3个二次回归模型。再将3个模型合成为一个摩擦磨损性能综合分析模型,用MatLab软件经编程获得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用此方法优化后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稳定,与指定摩擦因数接近,磨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均匀设计 , 摩擦材料 , 摩擦因数 , 磨损率 , 数字化优化方法

高纤维素焊条电弧吹力的优化

聂建航 , 姚润钢

材料开发与应用

为对高纤维素型焊条的电弧吹力进行优化,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药皮配方设计,用焊缝熔深反映电弧吹力的大小,建立了熔深与药皮组分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组分对电弧吹力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得出性能优良的焊条配方.

关键词: 高纤维素 , 电弧吹力 , 均匀设计 , 熔深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D6-结晶紫的合成及表征

杨维成 , 齐庆瑞 , 李美华 , 杨超 , 罗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218

以D4-甲醇为原料,通过酯化、N-甲基化、缩合等过程合成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D6-结晶紫,利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投料比、三氯氧磷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结晶紫的影响.实验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目标产物的结构经质谱(MS)、核磁(NM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化学纯度高于98.0%,同位素丰度高于99.5%(atom D),可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检测用同位素内标试剂.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标记 , 结晶紫 , 均匀设计 , 表征

适于小河流的反滤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谢应兵 , 江辉

硅酸盐通报

通过室内试验制备反滤混凝土试块,以碎石、水泥、河砂、SR-3、水为试验因素,选用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探究影响反滤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pH值等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得出适用于小河流治理的反滤混凝土配合比范围:碎石、水泥、河砂、SR-3和水用量分别为1546~1578 kg/m3、250~280 kg/m3、80~100 kg/m3、4.7~5.5 L/m3、72.5~109.2 L/m3,为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反滤混凝土 , 均匀设计 , 护坡 , 配合比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