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掺杂微晶玻璃的自结晶机理及性能调控

刘树江 , 付贵珍 , 单志涛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607

首次利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Yb3+/Er3+共掺透明微晶玻璃,即玻璃熔体在冷却过程中自发地析出纳米晶.探索了稀土氧化物和碱金属氧化物对磷硅酸盐玻璃熔体冷却过程中的自发结晶行为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当玻璃组成中的碱金属氧化物仅有Na2O时,引入0.5%Yb2 O3和0.125% Er2O3(摩尔分数)后晶体类型由Na3PO4变为Zn2SiO4晶体;K2O取代部分Na2O后未对掺杂前后的晶体类型产生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Na3PO4或Zn2SiO4的结晶度;Li2O取代部分Na2O后,掺杂前后熔体自发析出的晶体都是Li3PO4.对于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晶程度越高,上转换发射强度越大,与碱金属氧化物种类无关,并给出了相关理论解释.本研究对稀土掺杂纳米晶透明微晶玻璃的节能环保型制造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熔融冷却法 , 自结晶 , 纳米晶 , 上转换发光 , 稀土

Er3+掺杂位置对Er3+:BaTiO3薄膜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陈磊 , 魏贤华 , 傅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299-5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aNiO3/Si衬底上制备Er3+掺杂BaTiO3薄膜.通过XRD、AFM和PL图谱分别研究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以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能与Er3+掺杂晶格的位置有关.A位掺杂薄膜较B位掺杂薄膜具有较小的晶格常数和较好的结晶.PL光谱表明:A位掺杂的薄膜和B位掺杂的薄膜都于528 nm和548nm处获得较强的绿色上转换发光以及在673 nm处获得较弱的红光,分别对应Er3+离子的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能级跃迁.相对于B位掺杂的薄膜,A位掺杂样品有较强的绿光发射积分强度以及较弱的红光发射相对强度.这种差异可以通过薄膜的结晶状况和交叉弛豫机制来进行解释.

关键词: Er3+掺杂 , BaTiO3薄膜 , 上转换发光 , 溶胶-凝胶法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