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回温变形温度对微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马江南 , 杨才福 , 王瑞珍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491

通过单道次压缩变形热模拟试验,研究微合金钢加热到两相区变形时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加热温度对其的影响。使用OM、SEM和EBSD分析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取向分布。结果表明,加热后奥氏体相变在晶界上发生,740~800℃时奥氏体体积分数为20%左右,830℃时奥氏体体积分数大幅增加到50%。加热到两相区变形时,形变铁素体发生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随变形温度增加,形变铁素体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发展,亚晶界减少,830℃时大角度晶界比例达到91.2%,冷却后得到均匀的细晶组织,平均有效晶粒直径3.9μm。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回温变形 , 两相区 ,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 , 大角度晶界

汽车悬架用弹簧钢铁素体全脱碳行为研究

李红英 , 陈广 , 唐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掌握汽车悬架用60Si2MnA弹簧钢的铁素体全脱碳行为,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热轧后的冷却速率对铁素体全脱碳层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铁素体全脱碳行为影响最大,影响区间为725~925℃,850℃对应的脱碳层厚度达到最大;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对铁素体脱碳行为也有较大影响,脱碳层厚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冷却太慢会形成较厚的脱碳层,冷却速率达到0.2℃/s时,实验钢基本不会发生脱碳行为.因此,避开脱碳层峰值温度,减少在(α+γ)两相区停留时间,均可有效阻止60Si2MnA弹簧钢的铁素体全脱碳.

关键词: 弹簧钢 , 铁素体全脱碳 , 冷却速率 , 两相区

20CrMnTi模锻偏心凸轮表面开裂分析

李波 , 陈方玉 , 陈胜 , 李龙 , 陈家新 , 陆鹤鸣

钢铁研究

对低合金渗碳结构钢20CrMnTi偏心轮表面出现裂纹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判断模锻工件表面裂纹属于金属流变胀裂,裂纹部位铁素体和马氏体共存,为α+γ两相区形变,硬质铁素体与软质奥氏体塑性差异导致开裂.分析表明,模锻温度低于Ar3温度是引起工件开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表面裂纹 , 两相区 , 铁素体 , 奥氏体 , 马氏体

高强度低合金调质钢两相区超塑性机理研究

薛钢 , 杨超飞 , 邓晚平 , 王任甫

材料开发与应用

研究了10CrNi3 MoV钢超塑性温度拉伸应力应变特征,分析了不同程度变形钢的微观组织和断裂行为,用塑性应变分布场数值模拟研究了高强度低合金调质钢两相区超塑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屈服应力的奥氏体相围绕高屈服应力的铁素体相呈网状联通分布,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起到“润滑油”作用;经过一定程度的变形后,强烈的应变硬化使奥氏体相的应力超过铁素体相的屈服应力,促进铁素体相的塑性变形;高应变区的铁素体相转变生成奥氏体相,为后续变形补充“润滑油”;持续的“塑变-相变”行为维持大变形中的整体连续性,材料表现为超塑性.

关键词: 调质钢 , 两相区 , 超塑性 , 相变

20CrMnTi钢两相区变形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研究

张宝红 , 张星 , 张治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2.009

为了研究20CrMnTi钢温变形机理,利用等温压缩实验对该材料在两相区变形时温度与变形抗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用冶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c1温度以下变形时,铁素体的动态回复和珠光体中Fe3C相的球化导致流变应力在较小应变时出现"峰值",而后流变应力连续下降;在Ac1温度以上变形,770℃时因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使流变应力下降,800℃时两相内的铁素体动态回复、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使应变达到一定值后软化和硬化处于动态平衡,流变应力趋于稳定,且诱导相变和动态再结晶使晶粒超细化.

关键词: 20CrMnTi , 两相区 , 变形 , 力学行为 , 微观组织

陶瓷垫对高炉炉底抗侵蚀能力的研究

钱亮 , 程素森

钢铁

在炉缸底部炭砖热面筑砌一层陶瓷垫,直接影响炉底渣铁凝固层的形成.讨论了炉底的结构问题,在高炉投入运行初期,现行的炉底不可能形成凝固壳,但可以形成一定厚度的两相区.建立了炉缸炉底传热学模型,应用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生产初期,合适的陶瓷垫参数能够提高炉底的抗侵蚀能力,减缓炉底的侵蚀速度,延长高炉寿命.

关键词: 高炉操作 , 炉缸炉底 , 陶瓷垫 , 两相区 , 温度场

应变速率对3%Si CGO硅钢两相区变形织构的影响规律

李志超 , 孙强 , 米振莉 , 党宁 , 潘红波

材料热处理学报

使用Thermal-Calc计算了3% Si CGO硅钢的热力学相图,使用DIL805A热膨胀仪测量了实验钢的静态CCT曲线.使用Gleeble 3500进行不同应变速率的热变形实验,并使用OM和EBSD研究了应变速率对两相区变形织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力学相图中,3% Si的电工钢在1200℃仍处于"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在750℃时发生"奥氏体-铁素体"相向"铁素体-珠光体"相转变.根据静态相变点确定3% Si电工钢的热轧是两相区轧制.随应变速率下降,热轧退火晶粒的晶粒尺寸不断变大.应变速率对3% SiCGO两相区变形产生的织构有影响,{111} <110>织构组分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少.{100}面织构是较强的织构组分.随应变速率降低,旋转立方{100} <011>织构含量较稳定但略有下降.立方{100} <001>取向晶粒在应变速率较高的试样中保持了纤维状分布,在应变速率低的试样中呈现等轴晶状,立方{100} <001>织构在应变速率较高的试样中含量较高.黄铜型取向晶粒在高应变速率条件下数量极少,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数量不多但晶粒尺寸较大.

关键词: CGO硅钢 , 应变速率 , 两相区 , 织构

变形对微合金钢在两相区变形时显微组织的影响

马江南 , 杨才福 , 王瑞珍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272

通过热处理试验和单道次压缩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微合金钢加热到两相区变形时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变形量的影响,使用OM、SEM和EBSD技术分析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取向分布.结果表明,试验钢加热到两相区保温后,奥氏体相变在原铁素体晶界上发生,变形时晶界上的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导相变,形成细小的仿晶界铁素体,变形铁素体发生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随变形量和变形温度的提高,硬度下降,800℃下增加变形量,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发展,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是亚晶转动生长,名义变形量为70%时得到均匀的超细晶组织,有效晶粒平均等效直径为2.7μm,大角度晶界的体积分数达到92.8%.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两相区 , 回温变形 , 铁素体 , 动态再结晶 , 大角度晶界

关于连铸传热数学模型中等效导热系数的讨论

周力 , 王新华 , 邓小旋 , 李林平 , 王万军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087

讨论了连铸传热数学模型中等效导热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论表明,采用等效导热系数法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铸坯表面温度及凝固终点,但等效导热系数越大,凝固前期的铸坯坯壳厚度越薄;等效导热系数的取值对铸坯两相区将产生较大影响,等效导热系数越大,某一厚度处钢液越早进入两相区,相应地,两相区厚度越大、两相区内温度梯度越小,局部凝固时间越大;采用计算获得的二次枝晶间距与实测值强制拟合的方法可以获得对流等效因子(m)的合理取值;对于铸机,在液相穴中强制对流区取m=7、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的过渡区取m=5、自然对流区取m=3、静滞区取m=1计算,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

关键词: 传热 , 模拟 , 等效导热系数 , 两相区 , 二次枝晶间距

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叶顶两相流动研究

赵航 , 邓清华 , 黄雯婷 , 郑宽宽 , 丰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带有叶顶间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分析叶顶间隙内流动的基础上,研究了叶顶区域二氧化碳两相流动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叶顶间隙对叶顶两相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射”与“叶顶前缘脱落涡”的共同作用下,主、分流叶片叶顶前缘具有明显的低压、低温区域,二氧化碳进入两相区;在叶顶前缘尖角处,工质具有产生“凝结”的可能性.叶顶间隙泄漏涡对叶顶两相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与削弱作用.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加,主叶片顶部前缘两相流区域分布及趋势基本相同,但前缘尖角位置低温、低压现象更加明显,可能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凝结”现象.同时,叶顶间隙的增加可以有效减小分流叶片顶部两相流区范围及影响.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 离心压缩机 , 叶顶间隙 , 两相区 , 凝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