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I-3)-丁基罗丹明B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

梁爱惠 , 蒋治良 , 李振中 , 康彩艳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12.003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荧光光谱、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研究了(I-3)-丁基罗丹明B(BRhB)-0.08 mol/L HCl体系. 结果表明,BRhB在585 nm有1个吸收峰,在580 nm处有1个荧光峰,在570 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 当BRhB与I-3存在时,二者形成粒径约60 nm的缔合纳米微粒,在420、530和605 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RS)峰;而在580 nm处荧光峰猝灭、585 nm处吸收峰降低. 碘(I)浓度在2.0×10-7~40×10-7 mol/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 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BRhB-(I-3)缔合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荧光猝灭、吸收峰降低和RS增强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I2 , 丁基罗丹明B , 缔合纳米微粒 , 荧光猝灭 , 共振散射 , 痕量分析

Ag(Ⅰ)-DDTC螯合物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翟好英 , 蒋治良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8.009

在pH=10.5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和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銨存在下,Ag(Ⅰ)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可形成较稳定的(Ag-DDTC)n螯合物微粒. 它在361 nm处产生1个共振散射峰,在464 nm处产生1个同步散射峰. 当激发波长为260 nm时,它在400和466 nm处产生2个荧光峰. 在一定条件下,Ag(Ⅰ)浓度在4.3×10-8~3.24×10-6 g/mL之间均与共振散射强度I361 nm和荧光强度F400 nm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个检测限为1.0×10-8 g/mL Ag的共振散射新方法. 该方法应用于照片和定影液废水中微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 铜试剂 , 螯合物微粒 , 共振散射 , 荧光

盐酸苯海拉明-硅钨酸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

梁爱惠 , 蒋治良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3.017

在pH=4.0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盐酸苯海拉明(DPH)-硅钨杂多酸缔合微粒体系在295 nm处有1吸收峰,DPH浓度在0.50×10-6~8.0×10-6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1×10-6g/mL.该法用于测定片剂中DPH含量具有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2%.共振散射光谱表明,该体系存在DPH-硅钨杂多酸缔合物微粒.

关键词: 盐酸苯海拉明 , 硅钨杂多酸 , 缔合微粒 , 分光光度法 , 共振散射

5-Br-PADAP UV-Vis光谱的溶剂效应

鲍霞 , 张小玲 , 王凤武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7.013

对比考察了多种溶剂介质中2-(5-溴-2-吡啶偶氮)-5-乙基氨基酚(5-Br-PADAP)吸收光谱,其吸收光谱形状与峰位随溶剂性质和浓度改变. 以甲醇为溶剂时,浓度为1×10-5 mol/L 5-Br-PADAP溶液的吸收峰出现显著红移. 研究发现,吸收光谱随浓度有很大变化,染料主次吸收峰改变时的浓度与其共振散射峰出现时的浓度一致. 试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核磁共振光谱亦有很大差异. 探讨了染料光谱变化产生的原因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Br-PADAP , 溶剂效应 , 吸收光谱 , 共振散射 , 核磁共振

银纳米粒子探针等离子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抗坏血酸

苏小东 , 贾云 , 李毅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00125

利用抗坏血酸(VC)还原银氨溶液生成具有强烈等离子体共振散射特性的银纳米粒子,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散射最大峰位于544 nm. 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与抗坏血酸浓度在0.2~7 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8.1 nmol/L. 抗坏血酸的氧化产物能与银纳米粒子相互作用使之分散均匀且保持稳定,因此该体系不需要添加稳定剂或分散剂. 以此建立了用银纳米粒子为探针的测定抗坏血酸的高灵敏、简捷的共振散射新方法. 同时讨论了最佳反应条件和其它影响因素. 该方法用于VC片及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5%~97.0%之间. 结果表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

关键词: 检测 , 银纳米 , 共振散射 , 抗坏血酸

吖啶红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铁(Ⅲ)

宋仲容 , 邹容 , 何家洪 , 徐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80

在pH =3.2的HC1介质中,Fe(Ⅲ)氧化Ⅰ-产生Ⅰ2,Ⅰ2与过量Ⅰ-形成Ⅰ-3,Ⅰ-3与吖啶红(AR)通过静电引力缔合形成AR-Ⅰ3离子缔合物(结合比为n(Ⅰ-3)∶n(AR) =1∶1),AR-Ⅰ3分子自动聚集形成(AR-Ⅰ3)n缔合物微粒,从而引起共振散射光谱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468 nm.实验研究了介质条件、共振探针用量等因素对散射体系的影响,考察了该散射反应稳定性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增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Fe(Ⅲ)与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值△I468nm在0.08 ~0.56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76×10-7g/L.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痕量Fe(Ⅲ)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一致,回收率为96.0% ~ 10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3%.

关键词: 吖啶红 , 共振散射 , 缔合物颗粒 , Fe(Ⅲ)

关键天体反应18Ne(α,p)21Na的实验研究

张立勇 , 许世伟 , 何建军 , H. Yamaguchi , S. Kubono , Y. Wakabayashi , 陈思泽 , 胡钧 , 马朋 , Y. Togano , T. Hashimoto , D. Kahl , T. Teranishi , 陈若富 , 王宏伟 , 田文栋 , 郭冰 , S. Hayakawa , N. Iwasa , T. Yamada , T. Komatsubara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4.385

在X射线暴高温高密度的环境中,18Ne(α, p)21Na很可能是由热CNO循环突破到rp过程的一个重要反应。到目前为止,人们测得的反应率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验中用CRIB(CNS Radioactive Ion Beam separator)提供的21Na放射性束轰击8.8 mg/cm2的聚乙烯厚靶,利用放置在θlab=-14°,0°,14°处的3套硅条探测器望远镜阵列对反冲轻粒子进行鉴别和测量,测得在一段能区(Ex=5.5~9.2 MeV)内21 Na(p, p)21 Na的激发函数。通过对21 Na(p, p)共振弹性散射截面进行R矩阵拟合,得到了22 Mg共振能级的自旋宇称以及质子宽度等信息,从而为计算18Ne(α, p)21Na反应率提供了实验参数。

关键词: 核天体物理 , X射线暴 , 放射性束 , 厚靶方法 , 共振散射

银原子团簇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蒋治良 , 刘绍璞 , 陈飒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1.03.002

以柠檬酸钠作还原剂,在氯化钠存在条件下,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银原子团簇,其最强共振散射峰在425nm.它是1种非线性光学介质.当激发波长为425nm(7.06×1014Hz)时,在425nm(7.06×1014Hz)和850nm(1/2×7.06×1014Hz)分别产生1个最强的共振散射峰和1个1/2分频分频散射峰;当激发波长为600nm(5.00×1014Hz)时,在300nm(2×5.00×1014Hz)和900nm(2/3×5.00×1014Hz)分别产生1个2倍频和2/3分频散射峰;当激发波长为850nm(3.53×1014Hz)时,在283nm(3×3.53×1014Hz)、425nm(2×3.53×1014Hz)和567(3/2×3.53×1014Hz)分别产生1个3倍频、2倍频和3/2分频散射峰.分频散射和倍频散射峰与共振散射峰具有相似的散射行为.提出了液相银团簇的分频、和频、差频原理,解释了银原子团簇的各种非线性散射现象.

关键词: 银原子团簇 , 共振散射 , 非线性散射

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与共振吸收的关系

潘宏程 , 蒋治良 , 袁伟恩 , 黄思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3.012

采用共振散射光谱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金纳米粒子. 结果表明,粒径为10 nm、Au的质量浓度为0~35.4×10-6 g/mL的金纳米粒子溶液在525 nm处分别产生1个共振吸收峰和1个共振散射峰. 粒径为50 nm、Au的质量浓度为0~17.7×10-6 g/mL的金纳米粒子溶液在530 nm处分别产生1个共振吸收峰和1个共振散射峰. 当金纳米粒子浓度较高时,存在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现象. 从光子与纳米粒子界面超分子能带电子作用及光子与纳米粒子之间发生多次散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峰和共振吸收峰的对应关系及其共振散射峰红移和猝灭的机理.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共振散射 , 共振吸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