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常州市2014年降水化学组成及来源浅析

余益军 , 程钟 , 李江 , 巢文军 , 孙佳 , 邵小燕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1.2015051701

测定了2014年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所在测点降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和主要水溶性离子浓度,利用源贡献估算和后向轨迹分析,对降水中无机离子成分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点2014年降水pH值和电导率的加权均值分别为4.30 μS·cm-1和40.2 μS·cm-1;SO2-和NO3是主要致酸离子,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24.6 μeq· L-1和47.8 μeq· L-1;Ca2+和NH:是主要碱性离子,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36.6 μeq·L-1和117.5 μeq·L-1.源贡献估算结果表明,99%以上F-、Ca2+来自陆源,K+、Mg2+的陆源比例分别为93%、82%,SO2-和NO;基本来自人为源,占比在97%以上;C1-人为输入约22%,以海洋输入为主.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西南气团影响次数最多,对应的酸雨频次最高;东北向气团多发秋、冬两季,酸雨概率最高,酸度最强,F-含量最高,Na+、C1-浓度高;东-东南气团对应降水的SO2-、NO;和Ca2+显著高于其他3个来向,离子总浓度最高.

关键词: 降水化学 , 源解析 , 大气传输 , 后向轨迹

不同气团对嘉兴市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的影响

沈利娟 , 李莉 , 吕升 , 张孝寒 , 吴博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4.2014072702

利用嘉兴2012年10月—2013年9月污染气体和PM2.5的连续观测资料,结合HYSPLIT_4轨迹模式计算得到的观测期间嘉兴不同季节的主导气团,分析了嘉兴市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不同季节下不同气团类型对该地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嘉兴市CO、SO2、NO2和PM2.5日变化为双峰型分布,峰值位于07∶00—09∶00和16∶00—18∶00;O3呈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4∶00,这与人为活动和大气边界层变化密切相关.大气污染物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 SO2、CO 和 PM2.5冬季高(43.5,950.3,79.8μg·m-3),夏季低(21.5、522.4、38.0μg·m-3);NO2在春季最高(49.9μg·m-3),夏季最低(30.4μg·m-3);O3夏季最高(88.9μg·m-3),冬季最低(17?2μg·m-3).影响嘉兴的主导气团的来源和路径存在显著季节变化,不同气团对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影响较大,局地气团下SO2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陆气团下污染物浓度普遍偏高,SO2、CO、NO2和PM2.5分别是海洋性气团的1.6—3.0、1.5—1.6、1.6—2.0和1.5—2.3倍;海洋性气团下污染物浓度普遍较低;混合性气团对应的污染物水平介于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气团之间.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 后向轨迹 , 聚类分析 , 输送

不同气团下嘉兴市春季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吕升 , 沈利娟 , 李莉 , 袁婧 , 张孝寒 , 章国骏 , 王翡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8.2015122403

使用宽范围粒径谱仪(WPS)对嘉兴市2015年5月1-31日10 nm-10 μm的气溶胶粒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合HYSPLIT轨迹模式的气团聚类分型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气团下气溶胶数浓度和表面积浓度的日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嘉兴市主要受5类气团控制,分别为海洋性气团(Typel,31%)、局地气团(Type2,32%)、西南内陆气团(Type3,25%)、海陆混合气团(Type4,8%)以及西北内陆气团(Type5,4%).气团类型对核模态(10-20 nm)和粗模态(1.0-10μm)粒子数浓度日变化的影响较大,其次是积聚模态(100-1000 nm)粒子,对爱根核模态(20-100 nm)粒子数浓度日变化的影响较小.不同类型气团下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均为单峰型分布,但是谱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不同类型气团下表面积浓度的日变化多为双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07:00-09:00和17:00-21:00;气溶胶表面积浓度谱均为三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120-150 nm、500-700 nm和1.2-1.5 μm,Type5气团下的表面积峰值浓度最小,Type3气团下的表面积峰值浓度最大.

关键词: 气溶胶 , 粒径分布 , 后向轨迹 , 聚类分析 , 嘉兴市

朔州市夏季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李如梅 , 武媛媛 , 彭林 , 马青兰 , 李颖慧 , 王海京 , 牟玲 , 闫雨龙 , 白慧玲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111603

采集夏季朔州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日变化样品,分析其中VOCs的浓度特征,运用特征比值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后向轨迹模型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并使用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研究了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朔州市VOCs的总体平均浓度为(102.93±35.90) μg·m-3,其中芳香烃类浓度最高,为53.52 μg·m-3;VOCs的日变化呈现了双峰特征,与NO2和O3的日变化结合分析显示了其浓度受到了机动车排放和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显著;源解析结果显示VOCs的排放源主要有机动车排放、汽油和溶剂挥发、燃烧、植物排放等;观测期间气团受北方向、西北方向与西南方向输送的影响;芳香烃类化合物是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最高的VOCs类化合物种类.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机动车排放和燃烧排放、减低溶剂使用等措施是目前控制朔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朔州 , 挥发性有机物 , 来源解析 , 主成分分析 , 后向轨迹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