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25Cr12Ni5Mo钢热疲劳损伤特性研究

郭冰峰 , 樊永军 , 刘宪东 , 王兴国 , 郝海 , 周文龙 , 徐久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13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1#、2#、3#)对25Cr12Ni5Mo钢热疲劳损伤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平均损伤因子以指数规律增长,三种热处理制度获得的试样平均损伤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3#、2#、1#.表面微裂纹取向研究表明,裂纹首先产生在试样的棱角处,然后沿径向和高度方向扩展,在1000周次以内三种试样上均没有明显的主裂纹,众多短小的微裂纹排列成有序的"台阶"状,大于循环周次1000时,"台阶"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搭接"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主裂纹.

关键词: 25Cr12Ni5Mo钢 , 热疲劳 , 损伤因子 , 热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热疲劳损伤因子的研究

徐晓 , 吴晓春 , 许珞萍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3.02.001

由于Uddeholm标准图谱评定热疲劳程度尚不够完善,无法精确地评定热疲劳裂纹的级别,因此编制了一套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热疲劳裂纹进行定量分析,并完善了热疲劳损伤因子,用它定量地分析了进口8407和国产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揭示了热模钢的热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实现了热疲劳裂纹的计算机辅助评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 热疲劳 , 损伤因子 , 计算机辅助评定

H13、3Cr2W8V和1.2367热疲劳性能的对比研究

陈英伟 , 吴晓春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分别对H13、3Cr2W8V和1.2367钢进行热疲劳试验,对比分析表面裂纹形貌与截面裂纹深度,计算热疲劳损伤因子.利用Gleeble-3500对材料进行高温抗压实验,并对材料的组织进行SEM观察和EDS分析,研究热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与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关系.研究表明:1.2367钢热疲劳后,表面裂纹十分均匀、细小,没有形成主裂纹,其热疲劳抗力高于H13钢和3Cr2W8V.1.2367较高的强度提高了材料热疲劳裂纹萌生的抗力,材料的热疲劳性能不仅取决于强度与硬度,也取决于良好的冲击韧性.

关键词: H13 , 3Cr2W8V , 1.2367 , 热疲劳性能 , 损伤因子

4Cr5MoSiV1,8407钢的热疲劳性能

许珞萍 , 吴晓春 , 邵光杰 , 闵永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1.02.001

采用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相同热处理条件的4Cr5MoSiV1,8407钢的热疲劳特性,观察分析了疲劳裂纹形貌和深度,采用热疲劳损伤因子定量研究了二种钢的热疲劳过程,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热疲劳裂纹萌生发生在100~200次之间,8407钢热疲劳裂纹的萌生较4Cr5MoSiV1钢均匀,细小;在1600次冷热循环前,二者的热疲劳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别,在1600次冷热循环后,前者的热疲劳损伤程度低于后者; 在较低的回火温度条件下,8407钢的热疲劳抗力稍优于4Cr5MoSiV1;而在高温回火时,8407钢的热疲劳抗力高于4Cr5MoSiV1钢。分析了这二种钢的热疲劳机制,指出决定材料热疲劳裂纹抗力的是钢的热稳定性和钢的强度或硬度。

关键词: 4Cr5MoSiV1钢 , 8407钢 , 回火温度 , 热疲劳性能 , 损伤因子

AZ31镁合金板材轧制过程中边部物理场分布

赵鸿金 , 李涛涛 , 杨正斌 , 贺玲慧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XY1503280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板材在轧制过程中板材边部的受力情况,从应变场、应力场、损伤因子等方面分析了宽厚比对边部裂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道次轧制过程中,损伤因子值小于0.255时,轧制过程中选择宽厚比小于60∶1的板坯可有效控制边部裂纹产生,板坯损伤因子值小于0.139时,轧制过程中宽厚比小于4∶1的板坯可有效控制边部裂纹产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板材的宽度,降低轧板边部所受拉应力,减小边部损伤值,有利于促进板坯变形均匀性;在加工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宽厚比的不断增加,边部沿轧制方向上的应力峰值逐渐累积,心部等效应变场逐渐分成许多较小区域,变形更不均匀,边部损伤因子升高,导致轧件开裂几率提高,边部裂纹数量逐渐增加.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数值模拟 , 损伤因子 , 宽厚比 , 边部裂纹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