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热泳的气相合成纳米颗粒多场联合测量

徐祖伟 , 赵海波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气相燃烧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温度分布对化学反应、颗粒的团聚和烧结有重要作用;速度分布对前驱体和颗粒的输运、颗粒的温度经历效应和停留时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研究纳米颗粒在火焰中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以及化学反应和颗粒运动所依赖的温度分布、速度分布,本文在传统热泳取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泳取样 电镜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火焰内部同一测点采用热电偶测温和两次时间间隔不同的热泳取样,通过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颗粒沉积状态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得到火焰的温度分布、流动速度分布、颗粒体积分数和颗粒尺度分布.

关键词: 燃烧测量 , 纳米颗粒 , 热泳取样 , 电镜分析

铜闪速炉反应塔炉衬蚀损机理解析

龙鹏 , 陈卓 , 周俊 , 谢德成 , 李勇

硅酸盐通报

本文通过对铜闪速炉反应塔壁面残砖进行取样与电镜分析展开对塔壁面炉衬蚀损机理的研究,讨论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反应塔壁面造成侵蚀的机理原因与蚀损过程,发现造成反应塔砖衬蚀损的主要因素为熔锍的渗透、熔渣的侵入、气体的侵蚀以及高温熔体与气流的冲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应塔壁面炉衬工作面的优化温度条件为850~ 900℃.将反应塔壁面工作温度控制在以上温度范围之内,将有助于延缓反应塔壁面炉衬的蚀损过程,延长炉体寿命.

关键词: 炉衬蚀损 , 机理分析 , 反应塔 , 铜闪速炉 , 电镜分析

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刘建伟

连铸

通过对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的取样、扫描电镜分析、现场工艺调查,提出了控制浇次第一炉钢水过热度、稳定结晶器流场、降低浸入式水口深度、合理控制拉速等措施,铸坯表面及皮下夹渣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 铸坯 , 皮下 , 夹渣 , 电镜分析 , 过热度

含Nb钢表面横裂纹成因及控制措施

乔华伟 , 赵迪 , 王新

连铸

通过对含Nb钢种Q345E的钢坯、钢板表面横裂纹部位取样进行金相电镜分析,确定该类钢种钢坯表面横裂纹产生于连铸结晶器内,针对性地对连铸结晶器内可能造成表面横裂纹相关因素的排查分析后,采取优化保护渣、减小结晶器冷却水量、提高结晶器振频等措施,使该类钢种表面横裂纹发生率由1.0%降至0.3%以下,成效显著.

关键词: 含Nb钢种 , 表面横裂纹 , 电镜分析 , 控制措施

凹凸棒石粘土的显微结构特征

周杰 , 刘宁 , 李云 , 马毅杰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1999.06.011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对凹凸棒石粘土在四种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分析了凹土的显微结构与吸附性和胶体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原矿凹土的晶束粗大,相互间聚集致密;在挤压凹土的显微结构中形成了花样片状间隙结构且部分粗大晶束被撕散;预分散凹土的显微结构特征是晶束细而长且呈松散交错的聚集状态;提纯凹土的晶束细而短,三维空间交错排列均匀,少有孔洞.可以通过挤压、预分散,湿法提纯等技术方法对凹土进行"结构改性",以促使凹土显微结构"松散化",从而增加凹土的有效比表面积和分散性,最终达到提高凹土产品的吸附性能和胶体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 凹凸棒石 , 显微结构 , 电镜分析 , 吸附性 , 胶体性质

COREX炉内块煤裂化成焦的热态强度

刘起航 , 折媛 , 张亚楠 , 吴铿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231

通过对COREX所用2种块煤在不同条件下所成半焦的显微结构、热态强度进行观察,分析了影响块煤成焦质量的内在因素.比较2种块煤所成半焦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差异后,发现兴隆庄煤成焦结构要优于大同煤,但兴隆庄原煤组织反应性较高,故在前期其煤成焦强度低于大同煤,直至成焦结构较多时,才高于大同煤.通过对COREX风口焦及实验室自制半焦的微观形貌和性能进行对比,确定了风口焦的来源,风口前兴隆庄煤形成焦炭的表面呈现出较浅的孔洞,其热态强度明显高于大同煤形成的焦炭.

关键词: COREX用煤 , 矿物分析 , 电镜分析 , 反应后强度 , 风口焦

煤粉燃烧火焰区域内形成的亚微米颗粒电镜研究

卓建坤 , 李水清 , 宋蔷 ,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煤粉燃烧火焰区域是燃烧过程中温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温度梯度、组分浓度梯度最高的地方,以及还原和氧化气氛交错存在等复杂环境,这种环境对亚微米颗粒初始形成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该区域形成的PM1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PM1的形成机理.本文基于25 kW一维下行炉内对自维持燃烧的煤粉火焰区域,通过两级稀释水冷等速取样系统和ELPI(荷电低压撞击分离器)系统对颗粒物进行分级收集,以及电镜分析技术,获得PM1的质量和数浓度粒径分布,以及各粒径主要成分分布,并进行单颗粒分析.结果表明火焰区域中形成的亚微米颗粒以含碳物质为主,碳烟、碱金属和硫对超细颗粒有富集的趋势.该区域的亚微米颗粒同时存在多种复杂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煤粉燃烧火焰区域 , 亚微米颗粒 , 电镜分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