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MBS和SBS协同增韧SMA

王玮 , 王荣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MBS和SBS协同增韧具有耐高温但又具脆性的无规SMA.研究表明,SMA与MBS和SBS共混时,SMA和MBS的PMMA壳有很好的相容性,与SBS的PS链段部分相容,虽然MBS增韧SMA的效果比SBS好,但却有限.MBS和SBS以合适的比例共同增韧SMA时,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大于各自单独增韧SMA的相应值,并且当两者比为某一值时出现极大值,该极大值随两者总量提高而增大.电镜观测表明,在合金中MBS以约0.2 μm直径的球状颗粒存在,而SBS以约10 μm的不规则团状物出现.协同增韧效应的产生与MBS和SBS尺寸密切相关.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 共混 , 相容性 , 增韧 , 橡胶 , 协同效应 , 抗冲击 , 粒径

AN-g-Casein二元共聚体系的相容性

董擎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根据热力学理论计算,丙烯腈、酪素共聚物(AN-g-Casem)二组分互不相容.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证实了这一结论.由于接枝共聚使二组分既分相又互相牵制,引起了特征界面松弛现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枝共聚物二相以高聚物网络(IPNs)共存,相畴分布从0.2 μm到4μm.由于IPNs的存在,使AN-g-Casein共聚物序态降低,序态分布加宽,又由于IPNs加强了纤维中原纤间的结合力.使纤维拉断时断面平整.

关键词: 丙烯腈 , 酪素 , 接枝共聚物 , 相容性 , 动态力学热分析 , 界面松弛 , 互贯高聚物网络 , 相畴

与液氧相容聚合物基体材料

王戈 , 李效东 , 曾竞成 , 李公义 , 唐云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6.019

为改善环氧树脂与液氧的相容性,研究了环氧/溴环氧/氰酸酯树脂三元共固化体系,并探讨了2-乙基-4-甲基咪唑(2E4MZ)对于共固化体系的促进作用.实验发现,2E4MZ可以显著降低共固化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凝胶时间.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跟踪固化过程,结果表明,无论在环氧基团过量还是氰酸酯基团过量情况下,2E4MZ均能够明显加快固化反应速度,同时增大固化产物中共聚产物的比例,提高反应的选择性.热分析、闪点和氧指数以及液氧冲击试验结果表明,2E4MZ促进的较低氰酸酯含量的共固化体系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阻燃性能,与液氧的相容性也得到较大幅度改善.采用咪唑促进这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改性途径,可得到与液氧相容性较好的、综合性能理想、成本合理的环氧树脂体系.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液氧 , 相容性 , 溴环氧 , 氰酸酯 , 咪唑 , 抗氧化 , 阻燃

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

林涛 , 黄新辉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06.019

通过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的匹配使用,可以尽量避免因其相互作用而出现涂料的稳定性问题.疏水改性环氧乙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增稠剂与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配合使用时效果最佳,而疏水改性碱溶性乳液增稠剂建议与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配合使用.

关键词: 分散剂 , 增稠剂 , 缔合型 , 稳定性 , 相容性 , 嵌段共聚物 , 均聚物

聚酰胺/聚甲醛/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的研究

张军 , 吴石山 , 林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选择三元共聚尼龙(PA)、聚甲醛(POM)、丁腈橡胶(NBR)为主体材料,采用高温机械共混、化学交联工艺制备PA/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探讨了主体材料并用比、树脂品种和胶料型号、硫化剂、补强剂、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共混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并用比PA/POM/NBR=15/15/70、半补强炭黑30~4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份、防老剂D 1份及其它适量助剂,采用先在120~130 ℃条件下将PA与NBR共混均匀,再在165~170 ℃与POM共混的工艺,可制得力学性能、耐油、耐溶剂性能以及加工工艺性能均较好的三元共混弹性体.扫描电镜和动态粘弹谱仪实验结果还证实PA/POM/NBR共混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关键词: 三元共聚尼龙 , 聚甲醛 , 丁腈橡胶 , 高温机械共混 , 三元共混弹性体 , 物理力学性能 , 相容性

添加β-CD剂的PVDF/MMA共混超滤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黄健平 , 罗严 , 奚旦立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4.002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第二种聚合物成分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并添加β-环糊精(β-CD)至铸膜液中,采用L-S相转化法制膜;通过对膜水通量、截留率和强度等的分析,讨论了不同β-CD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β-CD的添加改善了膜的性能,提高了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等,而且当β-CD的添加量为5%时膜的性能最优;研究对芳香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添加β-CD的膜比不含β-CD的基膜对多环芳烃(PAHs)有更高的去除率.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 β-环糊精(β-CD) , 多环芳烃(PAHs) , 共混 , 超滤 , 相容性

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共混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微观理论研究

魏庆华 , 汪焰恩 , 杨明明 , 柴卫红 , 张映锋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5.013

采用分子动力学的理论方法,从微观分子相互作用的层面研究了 PAM/PVA 共混体系,分别从组分间的相容性、结合能以及对相关函数分析3方面阐述了共混体系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本质,通过对组分不同质量配比体系的静态力学分析,研究了组分不同质量配比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M 与PVA 组成的共混物相容性极好,而体系中单组分间的结合能随着 PVA 含量的增加反而减小,主要原因是质量相同的 PAM 链所含极性官能团的数目要高于 PVA链;此外,对相关函数分析表明,单组分间主要是通过氢键形成相互作用,且共混体系中酰胺基(—NH 2)、羰基(—C ??O)、羟基(—OH)官能团与周围 H 原子形成氢键的可能性关系为 O (-C=O)> O (-OH)>N(-NH2),这也是酰胺基(—NH 2)、羰基(—C ?? O )、羟基(—OH)官能团极性强弱关系的反映;单组分不同质量配比模型的静态力学分析表明,随着共混体系中 PVA组分含量的增加,体系弹性系数、各项工程模量、柯西压值均呈上升趋势,即 PVA 含量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善PAM 的力学性能及其延展性。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 聚乙烯醇 , 分子动力学 , 相容性 , 结合能 , 对相关函数 , 力学性能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改性研究进展

王庐岩 , 钱英 , 刘淑秀 , 叶晓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5.012

对聚偏氟乙烯(PVDF)功能高分子分离膜近年来在共混改性、表面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综合分析了相容性、制膜条件等对共混成膜过程的影响及膜性能的调节,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在PVDF分离膜表面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的进展,并针对PVDF分离膜改性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共混改性 , 相容性 , 表面改性 , 接枝 , 等离子体 , 化学改性

木粉含量对木粉-淀粉/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吕闪闪 , 曹军 , 谭海彦 , 顾继友 , 张彦华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509.001

以杨木粉、玉米淀粉和聚乳酸(PLA)为原料,甘油为相容剂,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木粉-淀粉/PLA复合材料.研究了木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PLA与木粉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下降,木粉-淀粉/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逐渐增加;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木粉-淀粉/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木粉含量为18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40.65 MPa和60.91 MPa;随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由9.64%减小到5.97%,而吸水率由5.38%增大到13.43%.

关键词: 木粉 , PLA , 复合材料 , 相容性 , 热性能 , 力学性能 , 流变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