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浸镀锌池中的Bi对Q235钢和Q345钢硅反应性的作用

孙捷 , 万明攀

材料保护

目前,有关热浸镀锌池中Bi对含硅钢硅反应性的作用尚不明确。将Q235钢和Q345钢在纯锌池及含Bi的锌池中热浸镀,研究熔池中Bi对硅反应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锌池中单独加入Bi对镀层厚度无影响,不能克服硅反应性现象,镀层组织仍然具有硅反应性组织的特征;同时加入Bi和Ni,对低含硅量的Q235钢的硅反应性有一定的抑制,但对高含硅量的Q345钢的硅反应性没有抑制。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Bi , 硅反应性 , Q235 , Q345 , 镀层

Zn-Ni-Ti热浸镀层组织及其耐蚀性

吴长军 , 范赛林 , 苏旭平 , 袁冲 , 王建华 , 涂浩

材料热处理学报

将Q235钢在450℃的Zn-Ni-Ti合金中热浸镀0.5~5 min,研究了锌池中添加0.03% ~0.06% Ni和0.02% ~0.04% Ti对含硅结构钢热浸镀锌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方法测试了Zn-Ni-Ti合金及其镀层在10%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研究发现,锌池中同时添加0.03% ~0.05% Ni和0.02%~0.03% Ti可有效抑制Q235钢热浸镀锌时的硅反应性,合金层厚度明显减薄,其生长主要受扩散控制.而且不会形成大量的三元化合物渣滓.实验证实,添加微量Ni和Ti后,提高了锌合金及其镀层的耐蚀性.但当添加0.05% Ni +0.04%Ti时,镀层表面质量下降,还会形成较多的溶解了约1.0% Ni的Zn-Fe-Ti三元化合物.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硅反应性 , 合金元素 , 耐蚀性

Zr,Co,Ni,V微合金化对含硅结构钢热浸镀锌性能的影响

吴长军 , 苏旭平 , 王建华 , 王鑫铭 , 涂浩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在锌池中依次添加0.1%Zr、0.1%Co、0.1%Ni、0.1%V微合金化元素对含硅结构钢热浸镀锌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扩散通道理论解释了合金元素及其协同作用对硅反应性抑制的机理。研究表明,锌池中添加O.1%zr或0.1%Co+0.1%zr时,会在(层外侧形成少量不连续的Zn-Fe-zr或Zn.Co-zr三元化合物,但其只减薄了Sandelin钢镀锌时的镀层厚度,而对抑制高硅钢的硅反应性基本没有贡献。继续添加0.1%Ni后,Ni会在纯锌层与‘层的界面上富集,可抑制Q235钢的硅反应性,但不能抑制Q345钢中的硅反应性。直到锌池中添加了0.1%Zr.0.1%Co-0.1%Ni-0.1%V后,才能很好的抑制Q345钢中的硅反应性。此时,在自由锌层与£层的界面上形成了明显的Zn-Fe-Ni-V化合物。通过扩散通道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实验现象。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硅反应性 , 镀锌层 , 合金元素

锌浴中Ni-Bi协同作用对铁硅合金热浸镀锌层中间相组织的影响

刘永雄 , 尹付成 , 李智 , 赵满秀

材料保护

目前,对热镀锌浴中加入Ni,Bi后的协同作用研究不多,且认识不一致.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DS研究了锌池中的Ni和Bi的协同作用对Fe-Si合金基体热浸镀锌中间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纯铁基体,Ni或Ni-Bi的协同作用可以减缓Fe-Zn反应速度;对于含硅量为0.1%(质量分数,下同)的基体,Ni能完全控制硅反应性;对于高硅合金基体,Ni只能部分控制其硅反应性,而Ni-Bi协同作用对硅反应性的控制效果明显;对于含硅钢镀锌,为了控制硅反应性,在锌浴中加入0.1%Ni +0.5%Bi效果较理想.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硅反应性 , Ni-Bi协同作用 , 镀层中间相组织 , Fe-Si合金基体

锌浴中钛对含硅钢Fe-Zn反应的抑制作用

何朋非 , 尹付成 , 赵满秀 , 李智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选用Q235和Q345钢,在纯锌浴和含钛量分别为0.05%、0.1O%、0.15%、0.20%(质量分数)的合金浴中浸镀0.5、1、3、5、8 mi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钛对热浸镀锌组织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并提出钛对含硅钢铁锌反应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钛的加入缩短了Γ的孕育期,促进了合金层中δ的生长和ζ的消失,δ的生长依然受扩散控制,呈抛物线生长规律;Zn-0.05% Ti锌浴可以很好的抑制高硅钢的硅反应性;含硅钢热浸镀锌钛合金浴时,在锌浴中会形成锌铁钛三元T相,该相能吸收ζ晶界处富集的硅,从而抑制了铁锌反应.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硅反应性 , 锌基合金 ,

热浸镀中硅反应性研究

苏旭平 , 李智 , 尹付成 , 贺跃辉 , 潘世文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6.015

根据对Zn-Fe-Si三元体系的热力学评估计算和实验研究,体系中Si的化学位随Zn含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通过高温镀锌实验分析了diffuse-△(δ相+锌液)区域形成的原因,阐述了热浸镀锌中硅反应性的机理.镀层中的Si有向Fe含量高的相(特别是δ/ζ相界附近的δ相)、δ/ζ相界及ζ相晶界富集的趋势.随时间推移,扩散通道向富Si端移动,切过ζ相与液相两相平衡的共轭线,导致ζ相晶界附近出现的液体容纳Si,形成液体通道,液相穿过ζ相并与外面的锌液连接.液体直接与δ相接触,导致微应力的出现,液体可以沿着微裂纹腐蚀δ相,形成破碎的diffuse-△区域,锌液直接侵蚀基体.镀层生长受界面反应控制,镀层的线性生长导致形成较厚的镀层.

关键词: Zn , Zn-Fe-Si系 , 热浸镀 , 硅反应性 , 热力学

钴对含硅钢镀锌层的组织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李发国 , 尹付成 , 苏旭平 , 李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及波谱,研究锌浴中的钴对Q235和Q345钢热浸镀锌层组织及其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浴中含0.075%(质量分数)钴时,能完全抑制Q235镀层组织发生硅反应性;而对于Q345,则需要在锌浴中加入0.3%钴才能部分抑制硅反应性;在锌浴中加入少量的钴后,镀层组织中疏松ζ层转变成与液相直接接触的富钴ζ相和由消耗δ相生成的致密ζ相;致密的ζ相层阻止液相和δ相的直接接触;富钴ζ相可容纳大约0.25% Si,避免在固-液界面产生硅的富集,液相通道消失,从而抑制含硅钢热浸镀锌过程中硅反应性的产生.

关键词: , 热浸镀锌 , 硅反应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