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炭载体上碳化钼催化剂的合成

李晓芸 , 马丁 , 包信和

催化学报

在三种不同炭材料上用程序升温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负载型Mo2C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检测了合成过程中Mo2C的形成历程. 结果显示,炭材料的性质及合成条件均对Mo2C的形成温度及合成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 以纯氢为反应气体时,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炭黑载体上钼物种可被还原为金属Mo, 再与碳物种直接碳化生成Mo2C;在碳纳米管载体上Mo2C的生成温度较炭黑上低;在活性炭载体上钼物种只被还原到较低的氧化态,之后与碳反应生成Mo2C. 当氢气不足或在惰性气氛下,炭载体在高于700 ℃时还原钼物种并使之发生碳化生成Mo2C.

关键词: 碳化钼 , 碳纳米管 , 炭黑 , 活性炭 , 负载型催化剂 , 程序升温还原 , , 碳热还原法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的表征

丛昱 , 包信和 , 张涛 , 孙孝英 , 梁东白 , 田金忠 , 黄宁表

催化学报

采用原位顺磁共振(EPR)、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对CO2加氢合成甲醇用的不同粒度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配位状态,增加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还发现,催化剂的粒度对各组分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催化剂的粒度较小时,Cu2+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存在,易于被还原;催化剂的粒度较大时,Cu2+主要以高度分散的形式存在,Cu在ZnO和ZrO2中分布得更均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难于被还原.TPR的实验结果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研究还认为,合成甲醇的活性中心是高分散的金属铜的团簇,而不是孤立的铜原子.

关键词: 超细粒子催化剂 , , 氧化锌 , 氧化锆 , 二氧化碳 , 加氢 , 原位顺磁共振 , 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程序升温还原

含铜MFI分子筛的H2-TPR和O2-TPD研究

单学蕾 , 关乃佳 , 曾翔 , 陈继新 , 项寿鹤

催化学报

采用H2-TPR和O2-TPD手段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交换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氢还原性能和氧脱附性能.发现Cu-ZSM-5催化剂的储氧能力及氧脱附性能优于Co-ZSM-5和Fe-ZSM-5催化剂;储氧能力强、低温下氧脱附性能好的催化剂,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就高.铜离子是反应的活性中心.添加Ag和Ce可使Cu-ZSM-5催化剂上氧的脱附温度大大降低.Cu-ZSM-5/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上Cu的存在形式与单纯的Cu-ZSM-5有差异,整体式催化剂上的一价铜数量少,但较稳定.

关键词: , 程序升温还原 , , 程序升温脱附 , , ZSM-5分子筛 , 一氧化氮 , 分解

CuCrO2和CuCr2O4间相互作用对体系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赵峰 , 李国英 , 李能 , 刘英骏 , 林炳雄

催化学报

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CuCrO2和CuCr2O4两相共生的Cu-Cr-O催化剂体系. 由于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两相组成的样品中,样品颗粒较小,比表面积增大,催化CO-O2反应的活性提高. 当样品中n(Cu)/n(Cr)=0.7时,两相含量最为接近,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 CO-O2反应过程中,气相中的CO与样品表面的氧原子作用. 在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CuCrO2和CuCr2O4的体相结构没有变化. 各样品催化活性的不同是由其表面性质的差异引起的. TP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 两相共生而相互作用,修饰了样品的表面性质,使样品表面含有更多的活性氧,提高了样品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一氧化碳 , 燃烧反应 , , , 复合氧化物 , 程序升温还原 , 两相相互作用 ,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Pt-CeO2/SiO2催化剂用于室温湿空气中CO氧化反应

Shirish S. Punde , Bruce J. Tatarchuk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749-9

开发室温CO氧化催化剂的主要挑战是CO自中毒和慢的表面动力学,同时湿气的存在也可导致催化剂失活.本文开发了高活性CeO2促进的Pt基催化剂4%Pt-12%CeO2/SiO2,用于室温湿气(湿度10%?90%,25°C)中CO氧化反应,在低CO浓度(<500 ppm)和高CO浓度(>2500 ppm)时,CO转化率高于99%.优化了催化剂制备变量,如Pt和CeO2负载量、CeO2沉积方法、CeO2和Pt前驱体的干燥和焙烧条件.采用CO/H2化学吸附、O2-H2滴定、X射线衍射和BET比表面积测定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特性,并将其与催化剂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CeO2沉积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当用浸渍法沉积CeO2时,所得催化剂的反应速率(5.77μmol/g/s)比用沉积沉淀法(1.96μmol g?1 s?1)或CeO2嫁接法(1.31μmol g?1 s?1)制得催化剂的高3倍.O2-H2滴定结果表明,当用浸渍法沉积CeO2时,CeO2和Pt的紧密结合导致了催化剂的高活性.催化剂载体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硅胶负载的催化剂活性(5.77μmol g?1 s?1)是氧化铝负载的(1.05μmol g?1 s?1)5倍.当反应受内扩散控制时,催化剂载体的粒径和孔结构影响非常大.另外,CeO2和Pt前驱体的干燥和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当Pt和CeO2含量分别大于2.5和15 wt%时,所得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活性高(TOF>0.02 s?1),稳定性好(反应15 h,CO转化率≥99%).

关键词: 一氧化碳氧化 , 催化剂 , , 二氧化铈 , 二氧化硅 , 前驱体 , 氢氧滴定 , 化学吸附 , 程序升温还原

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TPR研究

刘源 , 孙海龙 , 刘全生 , 金恒芳

催化学报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研究了氧化铈气凝胶担载氧化铜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并与其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 发现此类催化剂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氧化铜,即体相氧化铜和分散于载体表面的氧化铜,且后者中的部分氧化铜还原后易被氧化. 随着此易被氧化的铜含量的增加,催化剂对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升高,表明此种类型的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关键词: 氧化铈 , 气凝胶 , 氧化铜 , 负载型催化剂 , 程序升温还原 , 一氧化碳 , 氧化

甲烷在铕改性Mo/HZSM-5催化剂上的直接芳构化反应Ⅱ.铕对催化剂中钼物种的影响

刘自力 , 林维明

催化学报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程序升温还原实验研究了Mo-Eu/HZSM-5催化剂中铕对钼物种的影响.结果表明:铕的添加使得钼的3d电子结合能增加.这说明助剂铕与主催化剂钼存在强相互作用,这种强相互作用使得三氧化钼的程序升温还原谱产生较大的变化,相应的还原温度升高.结合实验现象,提出了该催化剂的活性钼物种前身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程序升温还原 , 钼物种 , 铕物种 , 甲烷 , 芳构化 , HZSM-5分子筛

氮化硼载体对Ru-Ba/BN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徐春凤 , 欧阳亮 , 张佳 , 周斌 , 李瑛 , 刘化章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1143

研究了不同方法合成的氮化硼(BN)的性质及其负载的Ru-Ba催化剂对氨合成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BN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程序升温氮化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均能在低于900℃的条件下合成出较纯的六方相BN,其比表面积分别达到103和138m2/g.其中前者负载Ru-Ba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在475℃,10MPa和10000 h-1 的条件下出口氨浓度达7.3%,且在550℃热处理30h后,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程序升温氮化 , 程序升温还原 , , , 氮化硼 , 负载型催化剂 , 氨合成

助剂CeO2对Co/Al2O3催化剂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代小平 , 余长春 , 沈师孔

催化学报

在用于F-T合成的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助剂,能够提高CO转化率和C5+烃选择性.主要考察了助剂CeO2添加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因素对F-T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氧化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CeO2(n(Ce)/n(Co)=0.1~0.14),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C5+烃选择性;焙烧温度则以相反的趋势控制F-T反应活性和链增长几率;助剂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起始还原温度,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但是,催化剂的积碳量有所增加,经10h反应后,催化剂上存在两种类型的积碳.

关键词: 费-托合成 , 二氧化铈 , 钴催化剂 , 氧化铝 , 程序升温还原 , 程序升温氧化 , 积碳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