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铜-二氧化硅凝胶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冯砚艳 , 王星星 , 辜敏

电镀与涂饰 doi:10.19289/j.1004-227x.2017.09.005

以CuCl2·2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前驱体,配制了透明稳定的Cu2+-SiO2复合溶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u2+在该溶胶中的电化学性质,以恒电位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表面沉积了凝胶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对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以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了薄膜的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控制电位在-0.24 ~ 0.2 V和负于-0.24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可分别制备出Cu+-SiO2和Cu-SiO2凝胶薄膜,前者的平均光学带隙宽度(Eg)为1.94 eV,略高于后者的1.92 eV.由于Cu在溶胶中是连续成核,导致了Cu-SiO2凝胶薄膜中的Cu颗粒大小不均匀(在几十纳米至几微米之间),吸收光谱在400~500 nm出现了Cu带间迁移的吸收峰.

关键词: 二氧化硅溶胶 , , 复合薄膜 , 氧化铟锡 , 恒电位电沉积 , 循环伏安法 , 紫外-可见光谱 , 光学带隙

电沉积铂研究Ⅱ--DNS槽镀铂机理初探

崔启明 , 潘惟期 , 王金城 , 郁祖湛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6.001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和薄层层析色谱实验研究了DNS槽和其它槽液中铂离子的存在方式.通过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活化能测定和不同温度下的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DNS槽镀铂的机理为:电解反应发生的最低温度是283~298 K;当U<0.4 V时,溶液发生析氢反应;当U为0.48 V时,发生Pt2+的还原反应;当U>0.97 V时,体系发生氧化反应(推测为Pt(Ⅱ)氧化生成Pt(Ⅳ)的副反应).由此可以解释DNS槽液镀铂电流效率低的原因是因为析氢和氧化副反应的发生.从ln J-1/T曲线得出的活化能为42 kJ/mol,说明DNS槽镀铂过程受电化学控制.

关键词: 电沉积铂 , DNS槽液 , 机理 , 紫外-可见光谱 , 层析色谱

改性灰D(GDSA)与Cu2+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偏光性能

王清成 , 王雪梅 , 张欢 , 付华 , 庄稼

功能材料

将直接染料灰D(GD)重氮化后与磺基水杨酸(SSA)偶合得到一种三偶氮染料(GDSA),研究了GDSA与Cu2+离子配合系统的紫外-可见光谱,发现Cu2+与GDSA在pH=4.6的条件下可形成配合物[Cu(Ⅱ) (GDSA)],其表观稳定常数K表=6.2×105.将该配合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制成偏光膜,研究了膜的光谱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掺有[Cu(Ⅱ) (GDSA)]的膜的偏光性能明显优于掺有GD的膜,偏光度>60%的波长区间由GD膜的100nm(550~650nm)增加到320nm(350~670nm),并使200~280nm范围紫外光的透过率<5%.

关键词: 灰D , 三偶氮染料 , 配合物 , 紫外-可见光谱 , 偏光性

CuPc/ZnS多层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

黄勇刚 , 何智兵 , 张溪文 ,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04.005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真空热蒸发法制备CuPc/ZnS交替多层复合薄膜,研究CuPc和ZnS的层数以及制备工艺对薄膜光电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光电导特性测量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了复合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探讨了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的光电导机理,提出了理论模型。

关键词: 复合薄膜 , 光电导特性 , 紫外-可见光谱 , 有机/无机复合

纳米结构氧化铁棒束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质

刘淑玲 , 李苗苗 , 李淑 , 李红霖 , 闫路

人工晶体学报

以三氯化铁(FeCl3·6H2O)和氨三乙酸(N(CH2COOH)3)为主要原料,在160℃反应12h得到了空心管状的白色前驱体,再经500℃煅烧2h得到了纳米结构氧化铁棒束.通过热重分析(TG)、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白色前驱体经500℃煅烧后全部转化为六方相的氧化铁(α-Fe2O3),形貌为含微孔结构的棒束,直径约为2μm,其结构单元为含微孔结构的纳米棒,这些棒的直径为30~50 nm,长度约16μm;紫外数据表明所得氧化铁棒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带宽吸收约在685 nm处,发生红移.

关键词: 氧化铁 , 水热 , 棒束 , 紫外-可见光谱

一种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材料

李建科 , 韩孝族 , 王德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导了一种新型含有五员呋喃杂环非线性光学生色团,并且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侧链中.旋转涂膜后,采用电晕极化、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该生色团虽然具有较大共轭长度,其截止吸收波长却很小.同时该聚合物取向稳定性很好.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聚合物 , 紫外-可见光谱 , 电晕极化 , 5-(4-硝基苯)-2-呋喃甲醛 , 甲基丙烯酸甲酯

3,4-乙撑二氧噻吩的原位化学氧化受限聚合动力学研究

汪斌华 , 邓永红 , 戈钧 , 周啸 , 王晓工 , 杨邦朝

功能材料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别研究了3,4-乙撑二氧噻吩在45、65和85℃条件下的原位化学氧化受限聚合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可以非常显著地加快单体的聚合速度,反应体系在45、65和85℃下完成聚合反应的时间分别为600、240和8min.温度对聚合反应的进程也有较显著的影响,在相对较低温度下(45和65℃),反应进程基本相同,都有比较明显的3个阶段(反应开始、稳定反应和反应终了阶段),而在相对较高温度下(85℃),反应进程则更简单,只有快速反应阶段和反应终了阶段.这些动力学数据可以为3,4-乙撑二氧噻吩在某些应用领域如固体电容器制备工艺中确定聚合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聚(3,4-乙撑二氧噻吩) , 化学氧化受限聚合 , 紫外-可见光谱 , 动力学

TiO2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学特性

肖循 , 唐超群

功能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了均匀透明的纳米TiO2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薄膜晶粒大小为23.0nm,呈锐钛矿型.通过测量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射率和吸光度光谱,对其光学特性和吸收边缘进行了研究,同时计算了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实验结果表明:随薄膜层数的减少,光吸收带边缘发生了蓝移,光学禁带宽度随之变大,此现象可用量子尺寸效应来解释.

关键词: 纳米TiO2 , 溶胶-凝胶工艺 , 量子尺寸效应 , 紫外-可见光谱

纳米SiO2的光学特性研究

汪斌华 , 黄婉霞 , 刘雪峰 , 涂铭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4.012

纳米SiO2的独特结构使其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光学特性,但文献对其紫外区光学性质的报道不一致.本文对几种不同类型的纳米SiO2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光反射性能,但在λ=230nm附近有一强度不一的吸收峰,该吸收峰的强度可能与纳米SiO2的结构和表面状态有关.

关键词: 纳米SiO2 , 紫外-可见光谱 , 反射 , 吸收峰

SDBS/PVP溶液中片状银制备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研究

苏婷 , 宋永辉 , 杨勇 , 兰新哲 , 高雯雯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2.019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水溶液中,通过水合肼还原硝酸银制备了分布均匀、粒度可控的纳米片状银.使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不同反应时间的溶胶进行分析,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表征结果,探讨了SDBS/PVP复合体系中,纳米银溶胶的光谱特征以及银纳米片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5 min内将获得长、宽、厚度都小于100 nm的片状粒子,60 min时得到的是长、宽超过400 nm,分布均匀的片状银粒子.片状纳米银的形成过程中,SDBS中的磺酸基被吸附到PVP的内酰胺基链上,通过对Ag+的吸附缔合作用,首先会形成粒径较小的单晶银粒子,进一步生长聚合成大尺度的多边形片状银粉.形成的银溶胶呈现出多个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吸收峰.

关键词: 银溶胶 , 纳米片 , 紫外-可见光谱 , 表面等离子共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