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膜吸收用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性能评价

郭媛 , 沈志松 , 许泓瑜 , 金坚 , 许正宏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5.010

以水吸收空气中的氧为例,从膜的微孔性、疏水性、传质效率、膜污染和价格等五个方面对市售国产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两种微孔中空纤维膜在膜吸收过程中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造成这两种膜性能差异的原因.评价结果表明,聚丙烯微孔膜具有疏水性好、氧传质系数大、抗污染能力强和价格便宜等优良性能,更适宜应用于膜吸收过程.

关键词: 膜吸收 , 聚丙烯膜 , 聚偏氟乙烯膜 , 传质 , 微孔性 , 疏水性 , 膜污染

聚偏氟乙烯膜亲水化改性及在酪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黎聪 , 高晶 , 洪丽瑾 , 李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在KOH/KMnO4体系中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引入羟基等活性基团,并利用甘油水溶液增加膜表面的化学稳定性.分别改变试剂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表面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强.将改性前后的膜分别应用于酪蛋白的分离实验,测定膜通量的衰减,发现改性后的PVDF膜表面的抗蛋白吸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 亲水化改性 , 酪蛋白 , 抗污染

聚合物共混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孟晓荣 , 张海珍 , 王旭东 , 王磊 , 赵亮 , 黄丹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根据聚合物共混焓变、绝对黏度及凝胶点值,考察了4种聚合物(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铸膜液体系的共混相容性.利用凝胶相转化动力学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亲水接触角和泡点压力等检测手段,分析了水凝胶浴中4种添加剂对PVDF超滤膜成膜过程及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添加剂与PVDF/DMAc的共混相容性顺序为PEG> PVP> PVA> PMMA.共混体系均以液液分相为主;其中PEG、PVP共混PVDF体系以瞬时分相为主,膜内部有大孔,表皮层及支撑层较为致密.PMMA和PVA共混PVDF体系有延时分相和液固分相行为,膜表面多孔、内部有大孔且亚层疏松.共混优化了PVDF超滤膜结构.PVA能有效提高膜亲水性能.

关键词: 共混 , 聚偏氟乙烯膜 , 超滤膜 , 结构 , 性能

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进展

苗小郁 , 李建生 , 王连军 , 孙秀云

材料导报

强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化改性是当前分离膜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膜本体及膜表面两个角度对PVDF膜的亲水化改性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共混、共聚、化学改性、等离子体处理及接枝改性等多种改性方法的机理、特点及改性效果.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 亲水化改性

直接微滤用于舰船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邹士洋 , 张建平 , 伍俊荣 , 丁冰泉 , 黄富民 , 林庆棋 , 朱抗生 , 阴通耀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4.014

采用国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了直接微滤工艺用于舰船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微滤预处理系统采用直接过滤20 min→气水双洗30 s→滤过水反洗30 s→排污5s的运行条件处理高浊度海水时,滤过水淤泥密度指数(SDI)≤2.9,浊度<0.9 NTU;滤膜抗污染性能较强,当系统跨膜压差≥37 kPa时,采用次氯酸钠和盐酸化学清洗,跨膜压差可恢复到低压水平.直接微滤预处理系统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出水水质稳定,符合我国舰船装备研制相关标准的要求,可用于舰船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

关键词: 直接微滤 , 反渗透海水淡化 , 预处理 , 聚偏氟乙烯膜

DTPA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与表征

宋来洲 , 刘倩 , 赵晓丹 , 王如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溶液共混合相转移新技术,经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和三聚氰胺共价键合作用,制备了具有螯合配位作用的DTPA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分离膜,采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环境扫描电镜(ESEM)、核磁共振谱(NMR)、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PVDF改性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VDF改性膜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螯合配位作用的多氨基多羧酸基团被成功共混到PVDF分离膜中,PVDF改性膜对Cu<'2+>的吸附性能优良,PVDF改性膜的吸附/脱附性能优良,经吸附/脱附4次循环后,其对Cu<'2+>吸附量大于0.026 mg/cm<'2>,脱附率仍超过95%.

关键词: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 聚偏氟乙烯膜 , 改性 , 吸附 , 铜离子

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油吸附性研究

王海芳 , 王连军 , 周洁 , 孙秀云 , 李健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3.010

排除因液体流动和压力梯度造成的浓差极化、油滴形变等影响因素,用静态吸附法考察膜对油分子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膜对油分子的吸附属于一级动力学吸附,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是油分子在膜表面及膜孔内的扩散.Freundlich等温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膜对油分子的吸附,拟合后的常数K和1/n均较小,证明所用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对油分子的吸附能力较小,吸附强度较弱,也即改性聚偏氟乙烯膜耐污染,且易清洗.膜改性可以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时有效减少由于膜对油分子的吸附而造成的污染.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 含油废水 , 膜污染 , 吸附

PVDF中空纤维膜改性研究(2)表面接枝两性离子制备抗污染性电解质响应PVDF中空纤维膜

李倩 , 周波 , 毕秋艳 , 肖燕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利用化学引发原子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将两性离子3-(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二甲基(3-磺丙)胺(MPDSAH)接枝于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外表面,获得具有抗污染性能的电解质响应膜(PVDF-g-polyMPDSAH).随着接枝量的增加,表面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提高,蛋白质吸附量减少.改性PVDF膜的在过滤实验中显示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PVDF-g-polyMPDSAH膜的蛋白质吸附量随着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而大幅降低.Na+和Cl-渗入polyMPDSAH支链亦会屏蔽MPDSAH正负偶极的相互作用,导致polyMPDSAH溶胀堵塞膜孔,减小膜的渗透通量.因此,PVDF-g-polyMPDSAH表面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电解质响应性使膜的渗透性得到了智能化地控制.这为两性离子改性PVDF中空纤维膜在蛋白质分离和净化等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两性离子 , 聚偏氟乙烯膜 , 抗污染性 , 电解质响应性 , 表面接枝

两亲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聚偏氟乙烯膜改性中的应用

方少明 , 王明花 , 张宏忠 , 周立明 , 高丽君 , 韩俊南 , 徐改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3.006

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和乙二醇(EG)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并进一步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制备了一种既含有相对疏水链段、又含有相对亲水链段的两亲聚合物.最终产物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原材料中通过L-S相转化法制得聚合物分离膜.通过FT-IR表征了大分子单体的结构,GPC测定了两亲聚合物的分子量;通过纯水渗透通量、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接触角测定和耐污染性实验表征了超滤膜的性能.实验表明,两亲聚合物占聚合物质量分数的5%时,膜的纯水渗透通量由23.4 L/(m2·h)提高到78 L/(m2·h),而截留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在两亲聚合物质量分数从0~15 %变化范围内,接触角由79°降至62°.膜通量衰减实验表明改性后膜的耐污染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 大分子单体 , 两亲聚合物 , 聚偏氟乙烯膜 , 改性

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丙烯酸接枝改性研究

杨虎 , 许振良 , 周立志 , 平郑骅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4.006

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丙烯酸改性的聚偏氟乙烯膜,研究了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后样品的红外光谱、表面接触角、水通量、蛋白吸附等.结果表明,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丙烯酸接枝到膜的表面,明显提高膜的亲水性.接枝后膜的水通量也非常明显下降,特别是在高丙烯酸浓度下.改性的膜的通量对溶液的pH值有明确的响应关系,表明接枝链在水中的溶胀对膜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蛋白吸附实验表明,改性后的膜相比未改性膜有较高的吸附量,而且在酸性情况下,膜的吸附量较大,这主要与丙烯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关键词: 丙烯酸 , 聚偏氟乙烯膜 , 亲水改性 , 蛋白吸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