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钕对镍磷合金化学镀层性能的影响

卢双堡 , 郭瑞光 , 唐长斌 , 薛娟琴 , 范鹏

材料保护

为了改善20钢管线的耐蚀阻垢性能,制备了Ni-P-Nd合金化学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静态压入仪分析和评价了镀层的形态、结构、成分、硬度及韧性;利用球-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镀层的耐磨性能;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测评了镀层的耐蚀性能;从接触角、表面自由能方面探讨了镀层的表面阻垢特性.结果表明,稀土Nd含量对化学镀Ni-P合金层的耐蚀性能及接触角影响显著:0.06 mmol/L Nd时镀层的耐蚀性最佳,表面能较小,硬度和耐磨性略有下降,但其阻垢性能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化学镀 , Ni-P合金镀层 , 稀土Nd , 摩擦学性能 , 耐蚀阻垢 , 表面能 , 接触角

方解石和萤石晶体表面断裂键性质和润湿性的各向异性

高志勇 , 孙伟 , 胡岳华 , 刘晓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306-X

计算方解石6个晶面和萤石3个晶面的表面断裂键密度,借助各向异性的表面断裂键密度预测两种含钙矿物的常见暴露面,分析表面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之间的关系,利用接触角实验研究两种矿物常见暴露面的润湿性.表面断裂键密度计算分析表明,(10-14)、(21-34)和(01-1s)面及(111)面分别是方解石和萤石最常见的暴露面;两种矿物表面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13和0.9969.接触角测量实验表明,两种矿物常见暴露面和水作用后的润湿性与表面断裂键密度有关,表面断裂键密度越大,亲水性越强,接触角越小;和油酸钠作用后的润湿性与表面Ca活性质点密度及质点的空间分布有关.

关键词: 方解石 , 萤石 , 表面断裂键 , 解理 , 表面能 , 接触角 , 润湿性

钛掺杂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疏水性能研究

张林 , 林国强 , 马国佳 , 魏科科 , 段仲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MEVVA离子源复合磁控溅射沉积系统,在钛合金Ti6Al4V基体上制备Ti掺杂DLC薄膜,研究Ti掺杂对DLC薄膜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薄膜的组分、化学键以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通过测量静态接触角分析薄膜的润湿性并计算薄膜的表面能.结果表明:Ti掺杂DLC膜明显提高疏水性能,水接触角最高达到105°.薄膜中sp2C杂化键组分增加以及表面形成Ti-O键,是导致薄膜表面能降低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 掺杂 , 接触角 , 表面能

P(MMA-BA-MA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的氢键相互作用

齐波 , 淡宜 , 杨玉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P(MMA-BA-MA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MMA-BA-VP)]。通过1H-NMR测定,研究了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的关系;通过FR-IR、DSC、表面能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MMA-BA-MA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BA-MA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存在氢键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系表面能降低、拉伸强度提高。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 , 氢键相互作用 , 表面能

硅表面自组织量子点形成机制的第一原理研究

邓胜华 , 金慧 , 李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第一原理法对Ge/Si (113)表面的重构、表面能和表面应力及其随Ge沉积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了Ge/Si (001)自组织量子点DOME形成机制和稳定性.发现构成DOME的Ge/Si(113)表面在压应变条件下是能量非常低的稳定表面.Ge原子在Si(001)表面上自组织生长量子点时,首先形成HUT岛;当生长到相当于约4个(001)层厚时,Ge/Si (113)表面表现为(2×2)-TPI&R重构,并开始形成稳定的DOME岛.

关键词: Ge/Si自组织量子点 , Si(113)表面重构 , 第一原理计算 , 表面能 , 表面应力

应变能对Al-Cu合金强变形诱导析出相回溶的影响

彭北山 , 刘志义 , 宁爱林 , 许晓嫦 , 曾苏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Al-4.11%Cu二元合金中θ相在等径角挤压(ECAP)强变形中发生反复的弯曲变形,形成了亚结构,并从亚结构界面处开始发生溶解,而θ相则发生了折断和破碎,并从破碎θ粒子的尖角处发生溶解.X射线衍射及小角度X射线散射测试结果表明,θ相粒子随强变形溶解得比θ快,θ相粒子在尺寸较大时即开始随强变形溶解.热力学分析表明,θ相在强变形中因为自身的应变增加了系统的应变能和粒子回溶的驱动力,促使其在强变形中的溶解.而θ相的溶解则是因为破碎粒子尖锐菱角表面能的增加造成的.研究表明,析出相粒子应变能与表面能都是强变形诱导析出相粒子回溶的驱动力,尤其是应变能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等径角挤压(ECAP) , θ相 , θ相 , 溶解 , 应变能 , 表面能

电化学氧化处理对PAN基炭纤维表面浸润性的影响

崔荣庆 , 谌磊 , 李春红 , 杨永岗 , 温月芳 , 王茂章

材料导报

以硫酸铵为电解质,对炭纤维进行连续电化学氧化处理,利用反气相色谱(IGC)研究电化学氧化处理前后的表面能变化,并联系SEM、AFM、XRD、Raman、XPS等测试结果综合分析电化学氧化处理对炭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纤维沿抽方向表面沟槽加深加宽,薄弱层被剥除,晶格择优取向遭到破坏;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增多,氧和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80%和65%,提高了纤维与树脂的粘结性;纤维表面能提高了3.1倍,与树脂的浸润性得到改善;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其复合材料的ILSS达109MPa,已可充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 炭纤维 , 电化学氧化 , 表面能 , 反气相色谱

水性含氟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建涛 , 苏智魁 , 李倩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9.01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成核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F)为成壳单体的核壳型微乳液.通过TEM、SEM、FT - IR对乳液及乳液固化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的稳定性做了测试,用接触角法对乳液固化膜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氟单体质量分数为19.34%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乳液稳定性良好,成膜性较好,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24.26 mJ/m2,与之相对应的无氟乳液固化膜的表面能为52.73mJ/m2.根据本研究得出的原料、配方及工艺方法制备的乳液及其膜有较优的性能.

关键词: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 , 含氟丙烯酸酯 , 核壳乳液 , 接触角法 , 表面能

注射成型用氧化锆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王霖林 , 谢志鹏 , 杨现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陶瓷粉体在高分子粘结剂中的分散性以及注射喂料的流动性是陶瓷粉末注射成型的关键因素.由于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形态与陶瓷粉体不同,导致两者相容性差.并且陶瓷粉体表面自由能较高,与高分子粘结剂混合过程中会有团聚的倾向.本研究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锆粉进行表面改性,降低了粉体的表面自由能,提高了喂料的均匀性.改性后的陶瓷粉体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提高了粉体与粘结剂的相容性,降低了喂料体系的粘度.

关键词: 陶瓷注射成型 , 表面改性 , 相容性 , 表面能

材料表面润湿性的控制与制备技术

李小兵 , 刘莹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4.018

润湿性是材料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影响材料表面润湿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表面能、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微纳结构,其中低表面能材料是制备超疏水性的基本条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微细结构是决定性因素.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接触角随着表面能的降低而增加,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而表面微/纳结构对润湿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常用的低表面能材料是有机硅和氟树脂以及其相应的改性树脂,如硅氧烷等.常用的表面粗糙化和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法有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微细加工、粒子填充等方法.此外,材料表面润湿性的调控和疏水亲水性的可逆转变也取得了进展.

关键词: 润湿性 , 接触角 , 表面能 , 表面粗糙度 , 微/纳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