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镀钴泡沫镍基板界面机理研究

王殿龙 , 戴长松 , 姜兆华 , 孙德智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z1.071

研究了泡沫镍镀钴镍电极的初期化成行为,发现在电池端电压0.2V附近出现一个充电电压平台,1.0V附近出现第二个充电电压平台,而纯泡沫镍做基板的镍电极无此现象.循环伏安和XRD测试验证了两个电压平台对应的反应是Co氧化为Co(OH)2和Co(OH)2氧化为CoOOH反应.EPMA线扫描显示,镍电极化成后基板表面钴元素呈梯度分布.结果表明,泡沫镍表面的金属钴通过电化学溶解沉淀机理,在基板附近生成梯度分布的CoOOH.

关键词: 镍电极 , 界面 , 钴元素 , 梯度分布

化学镀法制备Ni/SrCe0.95 Yb0.05O3-α陶瓷基电极

方建慧 , 吴亚平 , 张宏力 , 施利毅 , 丁伟中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5.028

本文采用化学镀法在陶瓷基SrCe0.95Yb0.05O3-α表面镀镍制备Ni/SrCe0.95Yb0.05O3-α陶瓷基电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Ni电极的表面和截面形貌,用EDAX测定镀层的成分,并初步探讨了在陶瓷基上化学镀镍的工艺条件.结果发现采用HF:浓H2SO4:K2Cr2O7溶液(体积比)为1:1:3的粗化液以及用异丙醇作敏化剂所得镍层最好.

关键词: 化学镀 , SrCe0.95Yb0.05O3-α , 陶瓷基 , 镍电极

镍电极掺杂[x(Y2O3)+y(Er2O3)]的MH/Ni电池性能研究

于涛 , 翟玉春 , 阎永恒 , 周时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5.005

研究了在镍电极活性物质中掺杂一定量的[x(Y2O3) +y(Er2O3)](x+y=1,其中x=0,0.5,1.0)对MH/Ni电池的性能影响.利用不同环境温度(25℃~55℃)下恒流充放电、高温(65℃)放电态搁置等方法测试了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常温下镍电极掺杂[x(Y2O3)+y(Er2O3)]的MH/Ni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平台比未掺杂的电池稍低,但随温度的升高,它的放电容量和高温储存性能等均明显优于未掺杂的电池,镍电极掺杂[x(Y2O3) +y(Er2O3)]提高了MH/Ni电池的高温性能.常温下,电池以1C,100%DOD循环200周后,镍电极掺杂[x(Y2O3) +y(Er2O3)]的MH/Ni电池容量损失较少,利用X射线衍射(XRD)、交流内阻分析结果表明,镍电极活性物质循环后的相结构差别不大,但掺杂的电池循环前后内阻变化较小.综合实验结果,当x=0.5时,电池的性能最佳.

关键词: 镍电极 , MH/Ni电池 , 高温性能 , 放电容量 , 循环

制备条件对纳米镍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李忠平 , 俞宏英 , 孙冬柏 , 王旭东 , 樊自拴 , 孟惠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水、乙二醇和1,2-丙二醇3种溶液中,以NiSO4·6H2O为主盐、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镍粉,然后将镍粉压制成片状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镍粉的成分,SEM和TEM表征其微观形貌,XPS研究片状镍电极表面的化学状态,并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纳米镍粉的制备条件对其电化学性能存在明显的影响,在乙二醇溶液中制得的镍粉呈分散状态,且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直径为30~100 nm,较在其它两种溶液中制备的镍粉电极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流密度,即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

关键词: 纳米镍粉 , 镍电极 , 循环伏安 , 可逆性 , 乙二醇

铈元素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常照荣 , 任行涛 , 彭鹏 , 李苞

功能材料

研究了Ce元素作为添加剂,通过外掺和共沉积的方式加到Ni(OH)2时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并用循环伏安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掺法极大地提高了电极的性能,而共沉积加入Ce元素却不能有效地改善电极的性能,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外掺法加入Ce元素时能够很好地改善电极的可逆性,改善了电极反应中电子的传输能力,因而很好地改善了电极的性能.

关键词: Ce元素 , 镍电极 , 添加剂 , 循环伏安

纳米导电剂对镍电极高温/高功率性能的影响

方庆 , 谢守韫 , 成艳 , 简旭宇 , 蒋利军 , 朱磊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3.018

研究了 210H型超细镍粉和纳米氧化亚钴的添加对镍电极高温高功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10H型超细镍粉对镍电极的高温有一定的改善,对镍电极的高功率件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对比发现0.5%(质量分数)是一个合适的添加量;添加纳米氧化亚钴对镍电极的高温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对高倍率性能的提高较明显,其中添加1.0%(质量分数)纳米氧化亚钻的电极的放电效率也高于其他电极,与无添加的镍电极相比,1C~5C时均提高4%左右,10C时提高12.5%.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研究表明导电剂的加入提高了镍电极的可逆性,减小了镍电极的界面双层电容(Cdl),电化学反应电阻(Rt)和warburg阻抗(Zw).

关键词: 超细镍粉 , 纳米氧化亚钴 , 高温高功率性能 , 镍电极 , 镍氢电池

中性体系中钴对镍电极析氧催化性能的影响

高红 , 朱承飞 , 解瑞 , 王晓钧

材料保护

为了研究钴镍电极在中性体系中的电催化性能和催化循环稳定性,在金属钛电极上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镍涂层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技术、恒电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技术,探讨了不同钴元素的添加量对镍涂层电极在中性体系中析氧电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钴元素细化了镀层晶粒,增大了电极比表面积,提高了电极的析氧催化活性,其中添加40g/L CoSO_4·5H_2O时涂层的晶粒最细,继续增加钴含量颗粒变大但形状多面,比表面积没有减小,对电极析氧催化性能影响不大;同时钴的添加不利于晶体的结晶,降低了电极表面状态的循环稳定性能.

关键词: 镍电极 , , 析氧 , 中性体系 , 电催化活性 , 循环稳定性

纳米Co(OH)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杨云霞 , 章健康 , 张蕾 , 陈玮

功能材料

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了纳米Co(OH)2.并运用XRD、TEM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为六方片状的β-Co(OH)2,粒径在20~40nm之间.将该纳米β-Co(OH)2添加到镍正极中,电池测试结果表明,纳米β-Co(OH)2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高的反应活性,能均匀地分散在镍正极中.与金属钴相比,能显著地提高镍电极中活性物质Ni(OH)2的利用率.

关键词: β-Co(OH)2 , 纳米粉末 , 镍电极 , 化学合成

镍电极上硫酸盐溶液体系三价铬电沉积动力学初探

谢晔 , 曾振欧 , 王伟 , 邓远富

电镀与涂饰

采用阴极极化曲线法、循环伏安曲线法和恒电位电解试验探讨了硫酸盐溶液体系三价铬在镍电极上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和动力学规律.以二水甲酸钠为主配位剂、甘氨酸为辅助配位剂时,首先在镍电极上进行析氢反应,当阴极电位负于-1.35 V时才会有明显的三价铬电沉积现象.镍电极表面的析氢反应过程和三价铬电沉积过程均为不可逆电极过程.镀液Cr(Ⅲ)含量和pH的增大具有增强阴极极化的作用;温度以及二水甲酸钠、甘氨酸和硫酸铵含量的增大则具有降低阴极极化、提高阴极反应速率的作用.

关键词: 三价铬 , 硫酸盐 , 电沉积 , 镍电极 , 动力学

碱液中镍电极的析氢机理

高鹏 , 胡晨 , 朱永明 , 屠振密

材料保护

研究镍电极在碱液中的析氢机理对开发二次清洁能源有指导意义,过去对其研究不够.通过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镍电极在KOH溶液中的析氢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电位低于600 mV时,析氢服从复合脱附机理,反应历程为电化学步骤+复合脱附步骤;过电位高于600 mV时,析氢服从迟缓放电机理或电化学脱附机理,反应历程为电化学步骤+电化学脱附步骤.

关键词: 镍电极 , 析氢机理 , 碱液 , 反应历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