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10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镀Zn-Ni-P合金工艺的优化

付川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3.12.010

通过正交试验和电镀实践,优化了电镀耐蚀性Zn-Ni-P合金的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优化实验验证表明,该工艺稳定,得到光亮、致密、外观平整的Zn-Ni-P合金镀层,镀层中Ni含量为15.5%,P含量为8.1%.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Zn-Ni-P合金较Zn-Ni合金耐蚀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 合金电镀 , Zn-Ni-P , 正交试验 , 耐蚀性

锌镍磷合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谢勤 , 舒余德 , 王云燕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1.01.004

研究了简单氯化物体系中锌镍磷合金电镀工艺。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合金镀层中镍、磷含量的影响,并对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锌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锌镍合金,且其耐蚀性随镀层中磷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关键词: 锌镍磷 , 合金电镀

锌铁磷合金电镀的发展现状

张昭 , 李劲风 , 舒余德 , 张鉴清 , 曹楚南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0.05.010

锌铁磷合金镀层是在Zn-Fe、 Zn-P或Fe-P合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钢铁表面的防护与装饰性镀层.它具有优良的耐蚀、涂装、焊接及加工等性能, 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锌铁磷合金电镀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分类、镀层性能、沉积机理及添加剂组成,并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锌铁磷 , 合金电镀

碱性条件下 Fe-P-B合金电镀

周晓荣 , 胡宇 , 方华 , 徐玉玲 , 陈红梅 , 程四清

材料保护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镀液组成、阴极电流密度、温度、pH值对Fe-P-B合金电镀层沉积速率和组成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Fe-P-B镀层,并对镀层的耐腐蚀性、结构和结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镀液中硫酸亚铁铵含量、溶液pH值、温度和电流密度,镀层沉积速率增加;提高镀液中次亚磷酸钠、丙二酸和硼氢化钠含量,镀层沉积速率先增后降低,出现一个极大值;镀层中B含量的增加会使P含量降低,但提高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时二者都有所增加;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Fe-P-B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和基体结合力优良,耐蚀性良好,在15%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优于在5%NaCl溶液中.

关键词: 合金电镀 , Fe-P-B , 非晶态合金 , 耐腐蚀性

碱性锌酸盐体系锌-铁合金电镀添加剂的研究

王云燕 , 舒余德 , 彭文杰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2.05.004

锌基合金电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研制出一种用于碱性锌酸盐体系锌-铁合金电镀的添加剂ZFA,ZFA由一种主光剂DE、三种辅光剂如芳香醛、乙二胺四乙酸和苯甲酸钠以及一种润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组成.研究了ZFA中各组分对合金镀层外观的影响,优选出最佳ZFA配方.通过赫尔槽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ZFA的加入对合金电镀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和镀层表面、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ZFA的加入能扩大合金电镀的光亮电流密度范围,所得合金镀层平滑、光亮、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

关键词: 锌-铁合金 , 合金电镀 , 锌酸盐 , 碱性 , 添加剂

日本电镀技术的发展

林忠夫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2.01.014

简要介绍了1950年以前日本电镀技术及电镀工业的发展概况.1950 年后,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电镀技术、材料、设备并随着汽车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日本电镀工业的发展.叙述了合金电镀、复合电镀、脉冲电镀和化学镀等科研成果及其使用情况.

关键词: 电镀技术 , 合金电镀 , 复合电镀 , 脉冲电镀 , 化学镀

铁-钨合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陈颢 , 杜海燕 , 刘俊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2.05.007

六价铬电镀具有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为研制出一种合适的代铬镀层,提出了一种铁-钨合金电镀工艺.研究了镀液中铁离子浓度、添加剂、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所得合金镀层钨含量和质量的影响.所得镀层外观与铬镀层相近,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热和耐磨性能.

关键词: 铁-钨合金 , 合金电镀 , 代铬

玻璃钢无氰铜锌锡钴合金仿金电镀工艺研究

张颖 , 王晓轩 , 郭永卫 , 叶信上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5.008

以自制焦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对经表面处理的玻璃钢制品进行无氰Cu-Zn-Sn-Co四元合金仿金电镀,讨论了镀液组分及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50 ℃,电流密度为0.3~0.7 A/dm2,pH值为7.0~9.0的条件下,可获得18~24 K金色镀层,经有效的后处理工艺,可使镀层色泽均一,性能稳定.

关键词: 无氰电镀 , Cu-Zn-Sn-Co , 合金电镀 , 玻璃钢 , 仿金

电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刘仁志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1.05.002

对20世纪后期以合金电镀和电子电镀、功能性电镀为主的电镀新工艺作了简要的回顾,对21世纪电镀技术在研制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中的作为做了展望.

关键词: 电镀新工艺 , 合金电镀 , 电子电镀 , 功能性电镀 , 纳米材料

电镀镍-铬合金添加剂的研究

许利剑 , 龚竹青 , 杨余芳 , 杜晶晶 , 袁志庆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09.006

镍铬合金电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添加剂的选取和用量的多少对能否获得优良性能的镀层起着关键作用.确定了适合氯化物硫酸盐混合体系电镀镍铬合金的添加剂WHT、光亮剂791以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通过试验分别讨论了它们的用量对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稳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它们的用量对镍铬合金共沉积的阴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WHT对镀层晶粒细化起主要作用,它的加入增大了合金共沉积的阴极极化程度;当镀液中添加剂WHT用量为4g/L,光亮剂791用量为7.5~15.0mL/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0.15~0.20g/L时,所得合金镀层平滑、光亮、致密,且与基体结合力好.

关键词: 合金电镀 , Ni-Cr合金镀层 , 添加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10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