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丙义
,
靳惠霞
,
李全民
,
刘国光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1.013
研究表明,当膜相为0.30 mol/L正十六胺浓度和Span 80质量分数为3.8%的煤油溶液;内相为0.020 mol/L的NaOH溶液;外相为0.020 mol/L的KI和0.010~0.10 mol/L的HCl溶液时,3 min即能使Cd(Ⅱ)的迁移率达99%以上. 在合适的条件下,Fe(Ⅲ)、Zn(Ⅱ)、Co(Ⅱ)、Ni(Ⅱ)、Al(Ⅲ)、Cr(Ⅲ)、Mn(Ⅱ)等离子对此不产生干扰,RSD一般为3%左右.
关键词:
乳状液膜,分离,正十六胺,镉(Ⅱ)
刘雷
,
王向德
,
万印华
,
张秀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3.005
采用乳状液膜法全分离15种单一稀土元素的系统性研究的最后两个元素钬与铒的分离.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507-LMS-2-磺化煤油-HCl液膜体系,研究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经三级分离,可得纯度97.4%的铒和纯度99.8%的钬.
关键词:
乳状液膜
,
分离
,
钬
,
铒
舒万艮
,
梁刚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1.003
研究了以Lix984为流动载体的乳状液膜法分离提取低品位蓝铜矿浸出液中Cu2+,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u2+分离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Lix984(体积分数6%)、ECA4360J(体积分数5%)和磺化煤油组成的膜相,3 mol·L-1HCl为内水相,浸出液pH值为3~6,油内比Roi=1:1,乳水比Rew=1:5,提取时间6 min后,Cu2+提取率几近100%,纯度可达99%以上,富集浓度为18~19 g/L.
关键词:
乳状液膜 分离 提取 铜离子(Cu2+)
吴山
,
严忠
,
吴子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0.03.005
以煤油-N205-P204-HCl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在喷射提取柱内分别对L-苯丙氨酸及L-苯丙氨酸和L-天冬氨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用1?000 mL乳状液对初始浓度为21.25 g/L的单一L-苯丙氨酸水溶液提取3次后,外相浓度降到0.95 g/L,内相最高浓度为126.10 g/L;对L-苯丙氨酸浓度为8.64 g/L的混合溶液提取两次后,外相L-苯丙氨酸浓度降至0.90 g/L,内相L-苯丙氨酸最高浓度为60.00 g/L;L-天冬氨酸的存在不影响L-苯丙氨酸的分离提取效率;每次操作溶胀均不超过26%,同时对喷射提取柱能有效减小溶胀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乳状液膜
,
L-苯丙氨酸
,
L-天冬氨酸
,
分离
,
溶胀
倪海勇
,
邓佐国
,
林衍洲
,
刘志强
,
周绍辉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4.02.010
研究了以Acorga M5640为载体的乳状液膜,从低品位铜矿浸出液中提取铜的最优膜配方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由Acorga M5640(体积分数6%)、LMS-2+LMA-1(体积分数2%)和民用煤油组成的乳状液膜膜相,在内水相为2~3 mol/L H2SO4,外相pH为1.5~4.0,油内比Roi=3:2,乳水比Rew=1:5,提取时间为6 min的条件下,铜的迁移率接近100%,二次逆流提取后的富集液中,铜浓度为6.5 g/L左右.
关键词:
Acorga M5640
,
乳状液膜
,
分离
,
萃取
,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