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056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透明隔热玻璃涂料的研制

顾广新 , 魏勇 , 武利民

电镀与涂饰

通过掺杂钨,制备了具有常温相转变功能的二氧化钒粉体,采用特殊的研磨工艺,将掺钨二氧化钒粉体和氧化(ATO)粉体分散成亚纳米或纳米浆料,并将这些浆料直接添加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智能功能的透明隔热保温涂料.该涂料对玻璃附着力好,近红外透过率可调,可广泛用于建筑和汽车玻璃,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 玻璃 , 水性聚氨酯 , 掺钨二氧化 , 氧化 , 涂料 , 隔热 , 节能

纳米氧化粉体在水基体系中的分散研究

黄燕 , 涂伟萍

材料导报

研究了纳米氧化(ATO)在水中的分散性能,考查了pH值、分散剂种类与用量、不同分散手段及其工艺参数对纳米氧化的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在水中的等电点在pH=2处,体系的pH值控制在7左右比较适宜.采用复合分散剂环氧基硅烷偶联荆KH-560/聚丙烯酸酯胺盐DP-518,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5%左右时分散体系最佳.高速分散后进行超声分散既可以获得小粒径,同时又能得到较窄的粒径分布.用上述最佳配方和分散工艺得到的纳米氧化水分散体的粒径大部分在80~150nm之间.

关键词: 氧化 , 分散剂 , 分散稳定性

钛基氧化物涂层电极的研究进展

姚颖悟 , 邱立 , 王育华 , 唐宝华 , 段中余 , 王超

电镀与涂饰

概述了钛基氧化物涂层电极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和电沉积法,并评述了各种涂层制备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掺杂元素、颗粒以及添加中间层对钛电极改性的影响.

关键词: 钛基电极 , 氧化物涂层 , 制备 , 改性

高温烧制导电掺氧化纳米晶体

梁红波 , 张学俊 , 甘复兴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3.014

SnO2超细粉,特别是纳米晶体,用于透明导电膜和导电涂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SnCl4 *5H2O和SbCl3为原料,提出在有机相中控制pH值沉淀反应合成掺杂氢氧化后,结合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非水相离子交换除氯的方法,制得掺均匀的SnO2纳米晶体.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掺浓度对粉末颗粒尺寸和电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制得掺纳米晶体颗粒均匀,分散性好,非水相阴离子交换除氯离子的方法彻底除去了氯离子,提高了沉淀的稳定性,在缩短制备时间和减少溶剂用量的同时,使产物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

关键词: 纳米SnO2晶体 , 阴离子交换树脂 , 高温热处理 , 非水相共沉淀法

纳米氧化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靓 , 赵石林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10.002

用分散良好的纳米氧化(ATO)水分散体,以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物,制备了隔热性能良好的透明涂料.光谱分析证实其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可达75%,在红外区阻隔率达到73%,能对热辐射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

关键词: 纳米氧化 , 隔热涂料 , 透明涂料 , 光学性能 , 水性聚氨酯

一种基于氧化物的透明PN结及整流特性

季振国 , 周荣福 , 毛启楠 , 霍丽娟 , 曹虹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9217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半导体氧化物薄膜 (TAO). 根据霍尔效应测试结果,当Sn/Sb 原子比处于0.22~0.33范围内时,TAO薄膜是p型导电的,在此范围之外,TAO薄膜是n型导电的. 光学带隙测量结果表明,不同Sn/Sb比的TAO薄膜的禁带宽度基本相同(~3.9eV).构造了一个全透明的PN结,其中n区为Sn/Sb原子比为0.5的TAO薄膜, p区为Sn/Sb原子比为0.33的TAO薄膜.n区TAO的电极用铟氧化物(ITO),p区TAO的电极用Cu薄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导电类型的TAO薄膜具有相同的禁带宽度,上述透明PN结构具有典型的准同质PN结的整流特性.

关键词: 透明半导体薄膜 , antimony-tin oxide , PN junction

一种基于氧化物的透明PN结及整流特性

季振国 , 周荣福 , 毛启楠 , 霍丽娟 , 曹虹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9217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半导体氧化物薄膜 (TAO). 根据霍尔效应测试结果,当Sn/Sb 原子比处于0.22~0.33范围内时,TAO薄膜是p型导电的,在此范围之外,TAO薄膜是n型导电的. 光学带隙测量结果表明,不同Sn/Sb比的TAO薄膜的禁带宽度基本相同(~3.9eV).构造了一个全透明的PN结,其中n区为Sn/Sb原子比为0.5的TAO薄膜, p区为Sn/Sb原子比为0.33的TAO薄膜.n区TAO的电极用铟氧化物(ITO),p区TAO的电极用Cu薄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导电类型的TAO薄膜具有相同的禁带宽度,上述透明PN结构具有典型的准同质PN结的整流特性.

关键词: 透明半导体薄膜 , 氧化 , PN结

掺杂二氧化(ATO)导电机理及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杨建广 , 唐谟堂 , 杨声海 , 唐朝波 , 张保平

材料导报

介绍了掺杂二氧化(ATO)的导电机理和该材料湿相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晶格的氧缺位、5价Sb杂质在SnO2禁带形成施主能级并向导带提供n-型载流子是ATO导电的2种主要机理,湿相制备超细ATO可分为均相沉淀和非均相沉淀方案,其中均相沉淀法的产品质量最佳.最后列举了ATO超细粉制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 掺杂二氧化 , 导电机理 , 制备

钛基氧化物电极掺杂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梁吉艳 , 耿聰 , 李丹 , 袁飞宇 , 崔丽 , 王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电催化氧化水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钛基氧化物涂层阳极(Ti/SnO2-Sb)因其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氧化活性而受到关注.综述了稀土金属、非稀土金属、碳纳米管(CNTs)等物质掺杂改性Ti/SnO2-Sb电极的研究进展.简述了掺杂剂影响Ti/SnO2-Sb电极电催化活性、电流效率和电极寿命的作用机理;介绍了Ti/SnO2-Sb及其改性电极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情况;展望了今后Ti/SnO2-Sb电极涂层掺杂改性及应用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Ti/SnO2-Sb电极 , 电催化氧化 , 掺杂 , 有机废水

水性纳米掺氧化(ATO)浆料的研制

张贵军 , 陈中华 , 姜疆 , 余飞 , 曾幸荣

电镀与涂饰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掺氧化(ATO)粒子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以分散剂对其进行物理包覆,调节分散工艺、体系黏度和pH,获得了稳定性可达到两个月以上的水性纳米ATO浆料.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地包裹在纳米粒子表面.当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其用量为纳米ATO粒子质量的1.5%时,包覆效果最好;选用嵌段型分散剂3275,其用量为体系质量的0.2%时,分散效果最好;当体系黏度大于88 mPa·s和pH=10时,浆料稳定性最好.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表明,纳米ATO粒子获得了良好分散.

关键词: 氧化 , 纳米粒子 , 改性 , 水性浆料 , 分散 , 稳定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05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