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620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混合稀土氧化物对镁质耐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王周福 , 徐自伟 , 张保国 , 王玺堂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添加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对镁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性、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含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可以促进镁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含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使镁质耐火材料的结合方式由硅酸盐相结合转化为高熔点的稀土硅酸盐相结合,从而导致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强度得到显著地提高.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 混合稀土氧化物 , 烧结性能 , 显微结构 , 高温强度

氮,氮,氮',氮'-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色谱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

梁永利 , 张翼明 , 弓爱君 , 张秀艳 , 李建强 , 张立锋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7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稀土元素时,轻稀土元素Ce、Nd、Sm的氧化物等复合离子严重干扰重稀土元素Tb、Dy、Ho、Er的测定,因此对混合稀土中重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前一般需要先对其分离富集.实验在样品溶解后,将N,N,N ',N '-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用硅藻土吸附后装柱,以0.1 mol/L HNO3为样品溶液介质上柱,通过控制洗脱液的种类、酸度以及洗脱液流速,实现了轻稀土元素La、Ce、Pr、Nd与重稀土元素Tb、Dy、Ho、Er、Tm、Yb、Lu的分离和富集,建立了ICP-MS测定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元素的方法.实验表明:控制洗脱流速为2.0 mL/min,用pH 2.0的HNO3淋洗至淋洗体积约为500 mL,继续收集洗脱液,并用ICP-MS检测其中Nd2O3含量,直至洗脱液中Nd2O3的质量浓度小于200 ng/mL,可将轻稀土元素La、Ce、Pr、Nd及少量Y、Sm、Gd洗脱;再改用350 mL 1 mol/LHC1洗脱重稀土元素,可实现重稀土元素与La、Ce、Pr、Nd及部分Y、Sm、Gd的分离;通过选择159 Tb、163Dy、165 Ho、167Er、169Tm、172yb、175Lu为测定同位素可消除质谱干扰.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重稀土元素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3%~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8)在1.1%~10%之间.

关键词: N,N,N’,N '-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 ,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 , 混合稀土氧化物 , 稀土元素

新型混合稀土氧化物防雾剂的研制

熊丽萍 , 何忠义 , 刘红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7.03.014

研制了一种新型稀土氧化物混合物防雾剂,其由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分散剂和稀土混合物混合而成.考察了其防雾效果及透光率,并与现有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防雾剂防雾效果很好,不影响玻璃的透光率,配方简单,容易生产,防雾性能优于其它产品.

关键词: 超细稀土混合物 , 玻璃防雾剂 , 研制

化学气相传输法分离相邻四元混合稀土氧化物

于锦 , 董四清 , 张渝 , 白丽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1.03.011

基于稀土氯化在高温时与KCl生成气态配合KRECl4的热力学行为差异,将稀土氯化和KCl按摩尔比1:1混合,另将稀土氧化物、NH4Cl和KCl按RE:N:KCl=1:6:1(RE=La、Ce、Pr、ND)的摩尔比混合,进行化学气相传输反应,研究混合稀土化合的分离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单一轻稀土氧化物-NH4Cl-KCl传输反应在650℃~800℃的温度范围内稀土沉积量PrCl3>NdCl3>LaCl3>CeCl3.四元相邻混合稀土氯化-KCl传输反应,在不同温度区域内最大分离系数分别为SFLa/Ce(5)=2.51,SFPr/La(5)=3.86,SFNd/La(4)=2.61,SFpr/Ce(5)=9.76,SFNd/ce(4)=4.28,SFNd/Pr(2)=2.50.四元相邻混合稀土氧化物-NH4Cl-KCl传输反应,在不同温度区域内最大分离系数分别为SFNdLa/ce(2)=3.01,SFPr/La(6)=3.31,SFNd/La(4)=2.47,SFPr/ce(5)=8.84,SFNd/ce(6)=5.02,SFNd/Pr(2)=2.02.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 , 稀土气态配合 , 分离 , 化学气相传输

化学气相传输法分离二元混合稀土氧化物

孙艳辉 , 王之昌 , 郭雷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6.001

基于不同稀土氯化在高温与AlCl3生成气态配合LnAlnCl3n+3的热力学行为不同,利用化学气相传输法研究了二元相邻混合稀土氧化物Ho2O3-Er2O3、Er2O3-Tm2O3、Tm2O3-Yb2O3和Yb2O3-Lu2O3 的分离特性. 结果发现,Ho、 Er、Tm、Yb和Lu的氯化大量沉积在800~1 050 K的中、低温区. 温度愈高,原子序数愈小的稀土氯化优先沉积,温度愈低,原子序数愈大的稀土氯化优先沉积. 最大分离系数:SFEr/Ho=1.41,SFEr/Tm=1.60,SFTm/Yb=1.91,SFLu/Yb=1.37.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 , 化学气相传输 , 分离 , 稀土气态配合

化学气相传输法分离二元混合稀土氧化物

何鹏 , 苍大强 , 宗燕兵 , 孙艳辉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1.014

以KCl为络合配体,研究与Y2O3离子半径十分接近的Dy2O3 、Ho2O3和Er2O3的分离特性以及重稀土氧化物Ho2O3-Er2O3、Er2O3-Tm2O3、Tm2O3-Yb2O3及Yb2O3-Lu2O3之间的分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后主要沉积位置在中温和低温区.不同温度区域的最大分离系数分别为,SFY/Dy=11.49,SFY/Ho=15.28,SFY/Er=6.37.说明Y-Dy、Y-Ho及Y-Er控制一定的温度梯度完全可以达到分离目的.SFHo/Er=1.40,SFEr/Tm=2.21,SFTm/Yb=1.38,SFYb/Lu=4.33,高于传统的湿法分离系数.

关键词: 稀土 , 化学气相传输 , 稀土氧化物 , 稀土分离

添加两种不同铁氧化物的硫酸法焙烧包头混合稀土精矿的对比研究

郭咏梅 , 周宏斌 , 杨永华 , 曹长军 , 纪桦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1.004

在硫酸法焙烧包头混合稀土精矿的过程中,通 过添加两种不同铁氧化物的焙烧对比实验,得到了两种铁氧化物使用效果不同的结论。利 用扫描电镜对比了它们的颗粒尺寸和外观形态,分析了它们使用效果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氧化物 , 焙烧 , 稀土精矿

稀土氧化物直接制备无水稀土溴化物

杨冬梅 , 于锦 , 蒋军辉 , 王之昌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4.02.003

以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取无水LaBr3、GdBr3和LuBr3.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与铝粉及溴直接进行反应,可得到LnBr3和Al2O3的混合物.当铝与溴过量时,铝与溴生成的AlBr3,在高温下形成气态Al2Br6,并与LnBr3反应得到气态配合,该配合在低温分解.控制适当的温度梯度场,可实现LnBr3与其他固体分离.产物纯度>99.5%.利用化学气相传输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无水LnBr3.

关键词: 稀土 , 制备 , 化学气相传输

稀土氧化物在陶瓷涂层中的应用

董世知 , 马壮 , 潘锐 , 李智超

电镀与涂饰

综述了稀土氧化物在陶瓷涂层中的应用状况,论述了稀土氧化物对陶瓷涂层的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认为稀土氧化物对陶瓷涂层的改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细化晶粒、净化组织、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等方面.

关键词: 陶瓷涂层 , 稀土氧化物 , 改性 , 机理

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技术

黄秋平 , 洪樟连 , 张朋越 , 樊先平 , 王民权

材料导报

稀土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发光体基质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制备稀土氧化物材料的常用方法,如固相反应法、固-气反应法、醇溶液热合成法和微波辐射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还对处于研究前沿的稀土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先驱硫化法和氧化物硫化法各自的特点.最后展望了该类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 , 发光材料 , 纳米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62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