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铝双层板结构撞击损伤的板间距效应实验研究

管公顺 , 朱耀 , 迟润强 , 哈跃 , 庞宝君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8.05.025

为了研究空间碎片对航天器防护结构的超高速撞击损伤特性,采用二级轻气炮发射球形弹丸,对铝双层板结构进行了超高速撞击实验研究.弹丸直径为3.97 mm,撞击速度分别为(2.58±0.08)km/s、(3.54±0.25)km//s和(4.35±0.11)km/s,板间距为10~100 mm.实验得到了铝双层板结构在不同撞击速度区间的后板损伤模式.结果表明,弹丸撞击速度一定时,后板弹坑分布随前后板间距的不同而不同.前板背面返溅影响区和后板弹坑分布区随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各弹坑分布区扩散角随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关键词: 超高速撞击 , 双层板 , 间距 , 弹坑 , 实验

钨合金穿甲弹侵彻钢装甲过程对弹坑附近靶板性能的影响

杨超 , 赵宝荣 , 付克勤 , 田时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3.04.003

采用测量硬度和观察弹坑附近靶板中流线变化的方法研究了钨合金模拟穿甲弹在侵彻不同状态靶板时侵彻过程对弹坑周围材料的影响.结果发现,靶板处于在350℃及以上温度回火状态时,侵彻过程会使弹坑附近的流线发生变化,而且侵彻过程中弹坑附近流线的变化与硬度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这种情况表明,材料在这种状态下培啻的扩孔理论是不适用的,可以用与动态剪切屈服强度有关的阻力计算侵彻过程的参数.

关键词: 侵彻 , 钨合金穿甲弹 , 装甲钢

超高速碰撞AZ31镁合金和纯铁靶板弹坑底部超细晶形成机制

倪川皓 , 徐强 , 杨素媛 , 王富耻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6.005

采用二级轻气炮将2017A1球弹丸加速至3 km.s-1后,分别撞击AZ31靶板和纯铁靶板,通过扫描电镜、EBSD和透射电镜对两种靶板弹坑底部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发现两种材料在弹坑底部形成不同特征的细晶组织.AZ31弹坑底部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形成随机取向的细小等轴晶粒,具有较低硬度和较强的固态流动能力,对超高速碰撞下弹坑的成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纯铁弹坑底部由剧烈的塑性变形形成带状组织,带状组织内部为相邻取向差较小的细晶.纯Fe弹坑底部表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细晶组织硬度较高,并产生了大量缺陷,加速了材料的破坏.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 AZ31 , 微观组织 , 晶粒细化

高硬度装甲钢抗弹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董立松 , 刘宁 , 辛士进 , 邸建辉 , 高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2.022

通过穿甲试验,研究装甲钢硬度与抗弹性能之间的关系;由弹坑解剖分析了装甲钢板穿甲破坏形貌以及弹坑表面的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硬度装甲钢抗弹性能好;装甲钢板为混合穿甲形式破坏;弹坑表面的变形带和相变带是由非常细小马氏体板条组成,其硬度非常高,远远高于装甲钢板的基体和淬火硬度.

关键词: 抗弹性能 , 绝热剪切 , 冲塞

不同弹芯材料侵彻钢装甲对靶板硬度的影响

田开文 , 邹敏明 , 祝理君 , 赵鸿雁 , 叶祥海 , 史文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钨丝增强非晶复合材料和93钨合金进行模拟靶试对比试验,通过对弹坑头部附近靶板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高速侵彻后不同弹芯材料对靶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弹芯材料高速侵彻后的钢靶板,弹坑附近的靶板硬度都较侵彻前的原始靶板有很大提高,且非晶复合材料弹芯侵彻形成的弹坑附近高硬度层更宽,其宽度是93钨合金弹芯侵彻形成的高硬度层的2.5倍左右;弹坑附近组织存在很大差异,钨合金弹芯的弹坑附近是形变织构组织,而复合材料弹芯靠近弹坑处的靶板发生了马氏体转变。

关键词: 钨丝增强 , 复合材料 , 钨合金 , 显微硬度

弹丸超高速撞击半无限厚铝板数值模拟

马志涛 , 张伟 , 贾斌 , 庞宝君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3.016

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的超高速撞击威胁着长寿命、大尺寸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导致其严重的损伤和灾难性的失效.撞击损伤特性研究是航天器防护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AUTODYN软件的Lagrange法对半无限铝板的超高速斜撞击和与其具有相同法向速度的正撞击进行了模拟,给出了不同撞击角和不同法向速度下半无限厚铝板弹坑深度、宽度、长度的变化规律及多弹坑的形成过程,并与经验方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随撞击角的增加,弹坑的深度和宽度减小,而弹坑的长度增加;随撞击速度的增加弹坑的直径和深度增加;在撞击角大于70度时出现多弹坑.

关键词: 航天器 , 空间碎片 , 超高速撞击 , 半无限板 , 数值模拟

45钢表面喷丸强化工艺的模拟分析

李井 , 丁艳红

材料保护

为了研究高压水射流喷丸的工艺效果,选择合适的水射流喷丸工艺参数,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玻璃为喷丸材料,45钢为靶体材料,采用LS-DYNA软件,建立喷丸与靶体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喷丸冲击靶体的动态过程,得到弹坑的深度及最大残余压应力的分布情况,绘制工艺参数对弹坑深度以及最大残余压应力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弹坑深度及最大残余压应力随着弹丸速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弹丸入射角度对于弹坑深度及最大残余压应力的影响则比较平缓;该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近.

关键词: 水射流喷丸 , 45钢 , 模拟 , 残余压应力 , 工艺参数

形变热处理ZK60镁合金抗弹性能研究

杨亚琴 , 张治民 , 李保成 , 王子田 , 田治坤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变形镁合金中比强度最高的ZK60合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ZK60合金形变热处理实验研究,并以热变形态、热变形+T5态、热变形+T6态3种不同热加工态ZK60合金作为靶板材料,通过高速冲击实验,进行ZK60合金抗弹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0℃热压缩变形后ZK60合金抗拉强度平均提高35 MPa、伸长率平均提高9%;变形+T5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下降约为18 MPa、伸长率下降约为2.6%;变形+T6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最低,为241 MPa,而伸长率最高,达到33.8%;相同冲击速度下,变形+T5态靶板对应的弹坑周围不出现裂纹、合金抗弹性较好,变形+T6态靶板对应的弹坑周围有明显纵向裂纹、合金抗弹性较差,而变形态靶板所对应的弹坑形貌则具有不同特征,弹坑形貌与靶板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关;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弹坑深度与靶板材料常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式。

关键词: ZK60镁合金 , 热变形 , 热变形+T5 , 热变形+T6 , 抗弹性

高强度钢板中的两种类型绝热剪切带

李晓源 , 时捷 , 董瀚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穿甲燃烧弹撞击不同抗拉强度的40CrNi2Mo钢板,观察了弹坑周围绝热剪切带出现的位置和扩展方向,测量了弹坑削面上绝热剪切带的总长度,分析了绝热剪切带与冲塞破坏的关系.按照扩展方向和出现位置的不同可以将钢板中的绝热剪切带划分为E型和P型,前者主要分布在合格损伤弹坑的剖面,基本沿着金属塑性变形流线向钢板正面扩展,不会直接引发冲塞破坏.后者主要分布在即将发生冲塞的钢板中,基本垂直于金属塑性变形流线向钢板背面扩展,它的出现表明钢板处于冲塞破坏的临界状态.

关键词: 40CrNi2Mo钢 , 绝热剪切带 , 冲塞

钨合金穿甲弹侵彻装甲反向喷溅金属流的性态

杨超 , 赵宝荣 , 付克勤 , 田时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3.03.001

通过解剖钨合金穿甲模拟弹侵彻装甲钢时在装甲钢中留下的弹坑发现,当装甲是200℃回火态时,弹坑坑口直径大于弹杆直径,弹坑内没有留下反向喷溅金属流的残留物;当装甲是470℃回火态时,在坑口附近出现反向喷溅金属流的堆积物.由于出现这些堆积物使坑口直径小于弹体直径.坑口附近的堆积物曾是熔化了的装甲,在堆积物中还有没有熔化、呈块状的装甲颗粒,在堆积物中没有钨或钨合金的痕迹.这些结果表明,侵彻过程中穿甲弹的挤压是将装甲液体化,凿是将装甲凿成颗粒,使其成为反向喷溅的金属流,即液态金属和颗粒的混合物.

关键词: 侵彻 , 钨合金穿甲弹 , 装甲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