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松
,
张艳艳
,
安静
,
罗青枝
,
李雪艳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原位法和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g/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和Ag/LMWC-聚吡咯(PPy)复合胶乳,分析了各种工艺条件对复合胶乳中纳米Ag粒子粒径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复合胶乳较适宜的合成条件.采用UV-Vis、TEM、FTIR及XRD对复合胶乳的组成和纳米Ag的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Ag/LMWC和Ag/LMWC-PPy复合胶乳中的纳米Ag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0~20 nm.抗菌测试结果表明:LMWC(黏均分子量Mη=4.3×105)的抗菌效果优于未降解的原始壳聚糖(CS),由于纳米Ag的引入,Ag/LMWC和Ag/LMWC-PPy复合胶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单一的LMWC相比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关键词:
纳米Ag粒子
,
低分子量壳聚糖
,
复合胶乳
,
结构表征
,
抑菌活性
尹学琼
,
林强
,
冯玉红
,
于文霞
,
张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壳聚糖首先转化为壳聚糖金属(Cu(Ⅱ)、Mn(Ⅱ)、Co(Ⅱ)、Zn(Ⅱ))配合物,再以H2O2对壳聚糖金属配合物进行氧化降解制取低聚壳聚糖.降解过程中黏度的变化及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表明,金属盐种类对反应影响存在以下趋势:Cu2+>Co2+>Mn2+>Zn2+,且随氧化剂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pH值升高、O2含量降低,壳聚糖降解速度均会相应增加;产物分子量分布表明在相同降解条件下,壳聚糖配合物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壳聚糖,且所得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壳聚糖直接降解窄.脱金属处理后的降解产物不含金属离子.
关键词:
壳聚糖
,
金属配位控制氧化降解
,
低分子量壳聚糖
刘大同
,
张(弓岁)
,
徐敏
,
余学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前人降解壳聚糖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异相法用H2O2、NaNO2降解壳聚糖得到了一系列分子量从几千到几万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并就降解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条件对最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作了深入讨论,还就降解前后壳聚糖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晶状态的变化作了测试.结果表明,在40 ℃左右,H2O2用量2.5%,约24 h可以将原分子量60万的壳聚糖降低到2~4万,满足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壳聚糖
,
降解
,
分子量
刘晓非
,
李琳
,
宋琳
,
肖梅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8.009
研究了低分子量壳聚糖及其O-羧甲基壳聚糖和O-羟乙基壳聚糖在不同质量分数和作用时间下,对大肠杆菌质粒DNA(pBR322 和 pUC18)的体外结合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壳聚糖对2种质粒都有较强而稳定的结合能力;其2种衍生物对质粒的作用效果受空间位阻效应和氨基基团数量的共同影响,在适当的质量分数(≥1×10-2)和相对分子质量(2 000,5 000,8 000及以上)的条件下,对质粒DNA都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DNA的结合是基于正负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结合过程短暂,结合能力不受作用时间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为3 000~5 000的原料壳聚糖和O-羧甲基壳聚糖均可以有效阻碍mRNA的复制,且O-羧甲基壳聚糖在同等条件下影响作用较大,推测是由于此种衍生物对氨基的质子化能力较大和体积庞大造成.大肠杆菌体内转化实验表明,壳聚糖和O-羧甲基壳聚糖不仅可以和DNA结合而使之不能转化,而且可以直接阻碍正常质粒DNA向大肠杆菌的转化过程.
关键词:
壳聚糖
,
壳聚糖衍生物
,
结合能力
,
质粒DNA
,
mRNA
邢荣娥
,
刘松
,
于华华
,
郭占勇
,
王丕波
,
李智恩
,
李鹏程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9.008
以吩嗪硫酸甲酯-还原型辅酶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检测体系和EDTANa2-Fe(Ⅱ)-H2O2为羟自由基(·OH)产生、检测体系,对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和硫酸酯衍生物进行了抗O.-2-和·O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量大小对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较大影响.质量浓度为1.6g/L和壳聚糖分子量为9×103时,对O.-2清除率达85.86%,而分子量在7.6×105时,对O.-2清除率仅为35.50%;壳聚糖硫酸酯对于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壳聚糖;在质量浓度为0.05g/L时,低分子量壳聚糖硫酸酯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86.26%;壳聚糖硫酸酯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89.82%)低于相同分子量的壳聚糖(91.22%),而高于高分子量壳聚糖7.6×105(16.77%);低分子量壳聚糖硫酸酯对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高分子量壳聚糖硫酸酯;各样品对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壳聚糖硫酸酯在相当低的质量浓度下(0.1g/L)就可以达到明显清除O.-2自由基的效果(≥90%).
关键词:
壳聚糖
,
壳聚糖硫酸酯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羟自由基(·OH)
,
抗氧化活性
石光
,
陈锦龙
,
胡小艳
,
张力
,
孙丰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3.004
于醋酸溶液中通过溶液插层技术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与钠基蒙脱土进行插层复合,制备了系列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 通过XRD、TEM、FTIR测试技术对插层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仅通过醋酸溶液处理,残留的HAc就可使MMT层间距由原来的1.3 nm增加至1.55 nm,并使结构规整性提高;降低壳聚糖分子量有利于MMT层间距增大,并出现更多剥离形态的蒙脱土;当壳聚糖分子量为4.1×104时,最大层间距可达2.48 nm,但进一步降低壳聚糖分子量层间距反而略微减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插层复合物中壳聚糖与蒙脱土间存在明显的静电作用. TGA分析结果表明,插层复合物中壳聚糖的含量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加,残留的醋酸使插层复合物中壳聚糖的热稳定性能下降.
关键词:
壳聚糖
,
蒙脱土
,
分子量
,
插层复合物
范金石
,
张启凤
,
徐桂云
,
陈国华
,
孙明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四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粘均分子量分别为4.00×105,1.09×105,7.15×104和3.42×104)为原料,先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分别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相应的水溶性衍生物--羟丙基壳聚糖(HPCHS),再进一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反应制得相应的功能性壳聚糖衍生物--非离子型壳聚糖表面活性剂,即(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羟丙基壳聚糖(HDP-HPCHS).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HDP-HPCHS产物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表面活性,且其表面活性随分子量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在实验分子量范围内,HDP-HPCHS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随其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小;其临界胶束浓度呈现先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大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分子量
,
壳聚糖
,
衍生物
,
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
杨晶晶
,
刘子慧
,
侯婷婷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以N-乙烯甲酰胺为单体,异丙醇为溶剂和链转移剂,通过AIBN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聚(N-乙烯甲酰胺),并将聚(N-乙烯甲酰胺)在碱性条件下,80C水解6h,成功制备了分子量在10000以下的低分子量聚乙烯胺.通过红外、1 H-NMR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GPC测定了聚乙烯胺的分子量.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对聚乙烯胺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单体与引发的配比从100∶1增加到100∶10时,聚乙烯胺的数均分子量从8028g/mol降低至5355g/mol.
关键词:
低分子量
,
聚乙烯胺
,
自由基聚合
,
N-乙烯甲酰胺
代三威
,
徐庆玉
,
刘发喜
,
王洛礼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7.06.013
低分子量α,ω-双(2,6-二甲基羟苯基)聚苯醚(PPO-2OH)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耐热性能,改性后的热固性聚苯醚树脂是高性能覆铜板的理想基材之一.介绍了低分子量PPO-20H的合成方法和热固化改性研究过程,概述了近几年低分子量PPO-2OH针对覆铜板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双端羟基聚苯醚
,
覆铜板
,
共混体系
,
官能化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