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54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微波焙烧预处理研究

杨典奇 , 唐云 , 唐立靖 , 姜凤

贵金属

研究了微波焙烧预处理对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浸出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浸出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时间、浸出剂TY-3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在微波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0 min,浸出剂TY-3用量14 kg/t,氢氧化钠用量8 kg/t,浸出10 h的优化条件下,浸出率达94.8%.XRD分析结果表明,经微波加热焙烧后,原矿中黄铁矿转化为赤铁矿.与桚弗炉焙烧对比,微波焙烧可能具有选择性加热作用,更有枬于矿石中包裹金的暴露.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微细浸染型金矿 , 预处理 , 微波焙烧

石煤微波空白焙烧-酸浸提钒工艺

张小云 , 覃文庆 , 田学达 , 陈燕波 , 谷雨 , 习晓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微波空白焙烧-酸浸提钒与传统加热焙烧一酸浸提钒和直接酸浸提钒的对比实验,考察H2SO<,4>用量和浸出时间对石煤中钒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煤在700℃下微波焙烧60 min,H2804用量为矿样质量的22%,浸出温度为90℃时,V2O<,5>浸出率达到83.50%,比传统加热焙烧一酸浸提钒和直接酸浸的浸出率提高约30%.通过对焙烧熟料酸浸和直接酸浸时Al2O3浸出率的分析发现,V2O<,5>浸出率与Al2O3浸出率呈正相关性.结合矿物晶体构造与微波加热原理,探讨了微波焙烧改善酸浸提钒的机理,认为微波焙烧可破坏含钒云母的晶体结构,是提高V2O<,5>浸出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石煤 , 五氧化二钒 , 微波焙烧 , 酸浸工艺

石煤分级微波焙烧对提钒过程的影响研究

袁益忠 , 张一敏 , 陈铁军 , 刘涛 , 王非 , 刘娟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3.027

以湖北某低品级云母型石煤钒矿为对象,首先研究了0~3 mm未分级石煤的微波焙烧对石煤提钒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粒级微波焙烧过程中易产生严重的烧结现象,在H2S04体积分数为15%,液固比为1.5∶1.0(ml·g-1),浸出温度为95℃,搅拌浸出6h,钒浸出率仅为58%.为改善焙烧过程中出现的烧结现象,考查0~0.3 mm,0.3 ~1.0 mm,1~2mm和2~3 mm4个不同粒级石煤的微波焙烧效果.结果表明,0~0.3 mm的细粒级部分烧结现象依然严重,而其他粗粒级部分的烧结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分级焙烧后,各个粒级的浸出率均高于未分级部分,其中1 ~2 mm粒级的石煤900℃下焙烧30 mim,钒浸出率可达到81%.对于该石煤钒矿的0~3 mm全粒级石煤,由于其严重的烧结现象以及较低的浸出率不适合直接进行微波焙烧;应先对全粒级石煤进行分级处理,分离出其中0~0.3 mm部分进行单独处理,而微波焙烧此类石煤的合适粒级为1~2 mm.

关键词: 石煤 , 分级 , 微波焙烧 , 烧结 , 酸浸

微波焙烧回收汽车尾气废催化剂湿法浸出渣中铑

陈安然 , 张泽彪 , 王仕兴 , 彭金辉 , 王万坤 , 王子阳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6.023

铑的浸出率低是回收汽车尾气废催化剂中贵金属的难题之一,贵金属铑的溶解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溶解周期长,溶解效率低,试剂消耗大,溶解过程复杂,浸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提高汽车尾气废催化剂中铑的浸出率,并进行清洁高效提取,一直是研究重点.目前主要的溶解技术是中温氯化法和硫酸氢钠(钾)熔融法,但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技术问题.本工艺采取微波焙烧回收汽车尾气废催化剂湿法浸出渣中的铑,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试剂配比3个主要因素对浸出渣中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利于促进分子振动,造成颗粒破裂,增大固液反应面积,增强物质间的传热传质,增加反应速率,减小试剂消耗,能显著地提高浸出率.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配比1∶10,反应温度600℃,反应时间1h,铑的总体浸出率可以达到99.79%.本工艺环境污染较小,溶解效率高,且浸出率高,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为汽车尾气废催化剂中贵金属铑的清洁高效提取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 汽车尾气废催化剂 , 湿法冶金 , 微波焙烧

某含碳金矿焙烧扩大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董晓伟 , 吴晓松 , 周晓源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2.04.005

分别用传统的回转窑和新兴的微波窑对含碳金矿进行脱碳扩大试验.结果表明,在脱碳效果基本一致,脱碳后矿样氰化浸出率均可高于85%的前提下,微波焙烧在总图布置、工程投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比回转窑焙烧更有优势.

关键词: 含碳金矿 , 回转窑焙烧 , 微波焙烧 , 氰化浸出

湿法炼锌氯化亚铜渣的介电特性研究

郭战永 , 巨少华 , 彭金辉 , 曲雯雯 , 张利波 , 刘晨辉

材料导报

开发了微波焙烧湿法炼锌氯化亚铜渣脱氯的新工艺,为解决其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阐述了微波焙烧脱氯新工艺的基础,即氯化亚铜渣的介电特性.通过分析微波焙烧前后物料物相的变化,表明微波焙烧有很好的除氯效果;然后采用谐振腔微扰法对微波焙烧前后原料或产物介电系数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氯化亚铜渣密度和粒度对其介电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微波对氯化亚铜渣的穿透深度.最后根据这些参数发现氯化亚铜渣粒度在20~100目并且密度在2 g/cm3以上时铜渣的吸波性最好.

关键词: 湿法炼锌 , 脱氯 , 氯化亚铜渣 , 微波焙烧 , 介电特性

微波辅助硫酸低温焙烧稀土精矿试验研究

李解 , 王少炳 , 李保卫 , 张邦文 , 韩继铖 , 韩腾飞

稀土

针对稀土精矿低温酸浸浸出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微波辅助浓硫酸低温焙烧稀土精矿的工艺,研究了微波预处理酸浸矿的焙烧温度、酸矿比、焙烧时间对稀土和钍浸出率及残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酸浸稀土精矿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225℃,酸矿比1.5,焙烧时间10 min.此条件下的稀土和钍的浸出率分别为97%、95%,残留率均低于5%,其技术指标不低于现行工艺.同时对比相同条件下直接酸浸焙烧工艺,稀土和钍的浸出率均达到95%以上,水浸渣均符合国家安全排放标准,但前者的焙烧时间为后者的1/8,大大缩短了稀土浸出时间,为稀土及钍资源的工业化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微波 , 稀土精矿 , 低温焙烧 , 硫酸

难浸金矿石预处理新工艺——微波焙烧

魏莉 , 贾微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3.12.010

介绍了微波焙烧预处理难浸金矿石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与其它预处理方法的比较,阐述了微波焙烧法的技术优势,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波 , 焙烧 , 预处理 , 难浸金矿石

镜铁矿微波磁化焙烧过程物相与微观结构变化

马浩 , 陈铁军 , 袁益忠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4.023

以酒钢镜铁矿粉矿为原料,在微波马弗炉内磁化焙烧,考察该粉矿在微波场下的升温行为,焙烧前后物相变化以及微波加热对矿物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粉矿吸波性能良好,能在15 min内被微波加热至500℃以上;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常规磁化焙烧样与微波磁化焙烧样内部生成的磁铁矿均有不同程度裂纹产生,但裂纹形式并不相同.常规磁化焙烧过程主要为菱铁矿分解促使矿物内部产生龟裂;而微波磁化焙烧样矿物内部裂纹分布更为广泛,除菱铁矿产生龟裂外,其主要含铁矿物镜铁矿内部以及镜铁矿与脉石接触面上也产生大量裂纹,经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微波选择性加热促使矿物内部产生内应力,最终因内应力过大产生裂纹.

关键词: 镜铁矿 , 微波 , 磁化焙烧 , 裂纹

Pb1.5Nb2O6.5型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的焙烧工艺研究

王海波 , 龚艳 , 肖奇 , 张清岑

材料导报

探讨了合成Pb1.5Nb2O6.5型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等不同工艺因素对Pb1.5-Nb2O6.5粉体物相变化、晶粒生长及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粉体进行物相与晶体形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因素控制得当时,焙烧温度对粉体粒度和物相变化的影响最大,而不同类型的添加剂不仅可以使晶粒生长更为完整,尺寸增大,同时也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粉体颗粒的生长趋势与形貌.实验制备出的Pb1.5Nb2O6.5粉体物相单一无杂质、晶粒尺寸较小,适于进一步制备微波介质陶瓷元件.

关键词: Pb1.5Nb2O6.5微波介质陶瓷 , 焙烧温度 , 焙烧时间 , 添加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5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