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8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回火温度和时间对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彭金明 , 罗毅 , 汪宏斌 , 吴晓春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9.03.004

通过常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和SEM,XRD研究了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0~6000℃不同温度保温2h的回火处理后.屈服强度在350℃达到峰值,在450℃落到谷值;抗拉强度随回火温度的提高一直下降;硬度在550℃以上才明显下降;而冲击韧性在325℃达到峰值,在450℃落到谷值.在350℃不同时间回火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并没有随回火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而冲击韧性在保温2h时达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

关键词: 贝氏体型非调质钢 , 回火温度 , 回火时间 , 力学性能

回火时间对高Ti微合金化淬火马氏体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可 , 孙新军 , 雍岐龙 , 李昭东 , 杨庚蔚 , 李员妹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470

利用TEM,XRD和Vickers硬度计等研究了回火时间对高Ti微合金化马氏体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高Ti微合金化马氏体钢在回火过程中析出强化和组织软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高Ti钢在600℃不同时间回火,硬度表现出不同的趋势.10~300 s回火,硬度不断升高,是由于TiC的析出强化作用远大于基体回复而导致的软化作用;300 s~10h回火,硬度保持长时间的平台,是由于细小TiC粒子的不断析出,且5nm以下的粒子所占比例提高,不断增加的细小TiC粒子所产生的强化抵消了由于基体组织软化导致的硬度下降;10~20 h回火,硬度快速降低,且降低速率高于不含Ti钢,TiC粒子的平均尺寸由10h的2.76 nm粗化到20h的3.15 nm.计算表明,TiC粒子的粗化引起硬度降低11.94 HV,基体软化引起硬度降低24.56 HV,表明基体软化是硬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而TiC粒子的粗化加速了高Ti钢硬度的降低,是导致硬度降低的又一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回火时间 , 硬度 , TiC , 粗化 , 马氏体板条

在线淬火后回火工艺对塑料模具钢组织和性能影响

朱冬梅 , 刘国勇 , 李谋渭 , 周乐育 , 李煦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不同回火工艺参数对在线淬火生产的3Cr2MnNiMo塑料模具钢板组织性能及硬度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硬度仪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及硬度.结果表明:试样在线淬火后回火温度越高,硬度越低;600℃回火1h到2h时,硬度下降比较快,回火2h到8h时,硬度下降呈线性趋势.回火时间在2h内时,回火时间对硬度的影响程度要大;采用在线淬火方式冷却钢板硬度可以达到约为46~48 HRC时,应采用630℃回火4h可以得到28 ~ 36 HRC的回火硬度;采用在线淬火冷却钢板硬度达到约为43 ~46 HRC时,应采用610℃回火4h可以得到28~36 HRC的回火硬度.

关键词: 回火温度 , 回火时间 , 硬度 , 在线淬火

碳钢及合金钢搭接激光淬火回火软化特征

姚成武 , 黄坚 , 张培磊 , 吴毅雄 , 徐滨士

材料热处理学报

进行了45、9Cr2Mo和W18Cr4V钢多道搭接激光淬火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表面都存在搭接区的回火软化现象,45钢软化区宽度最大,W18Cr4V钢软化区宽度最窄.在搭接回火区,45钢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和和少量回火马氏体,9Cr2Mo钢的主要为回火马氏体、索氏体和少量碳化物,而W18Cr4V的组织由针状马氏体和少量的粒状碳化物构成.根据马氏体回火过程中的碳原子扩散特征,分析和计算了碳扩散激活能和回火时间对马氏体组织的影响.

关键词: 激光淬火 , 搭接区 , 回火软化 , 扩散激活能 , 回火时间

55NiCrMOV7钢回火组织特征与回火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张占平 , 齐育红 , 王晓俊 ,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2.016

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55NiCrMoV7热作工具钢回火过程组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增加,残余奥氏体逐渐分解,回火碳化物为M3C和少量VC;X射线衍射马氏体(211)峰半高宽随回火温度线性下降,随回火时间呈幂指数下降关系.并建立了回火组织特征马氏体(211)峰物理半高宽与回火温度、回火时间服从B=B0·e-(Dt)m定量关系的单一模型和分段模型.

关键词: 回火组织 , XRD半高宽 , 55NiCrMoV7钢

钢的回火时间-温度-硬度动力学关系

张占平 , 齐育红 ,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1.011

研究了55NiCrMoV7钢在100℃~700℃、90s~665h之间回火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以钢的淬、回火和退火硬度作为基本参数,定义了回火度的概念,提出了具有Johnson-Mehl-Avrami关系式形式的、适用于无二次硬化钢的回火(时效)动力学规律.由该规律出发可以推出Hollomon-Jaffe回火参数与时间、温度和硬度的关系式.

关键词: 工具钢 , 回火 , 动力学 , 回火

回火时间对铌钒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影响

刘庆冬 , 彭剑超

材料热处理学报

将Nb-V微合金钢在1200℃固溶0.5h后淬火,在500℃回火不同时间,结合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三维原子探针(3DAP)研究了显微组织的变化和碳化物的析出特征.结果显示,淬火样品中V、Nb分布均匀,C由于自回火出现轻微偏聚;回火0.5h样品中有少量C-V或C-V-Nb团簇,而回火4h的样品中有大量的C-V或C-V-Nh团簇或析出相.这表明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固溶在基体中的C、V、Nb原子首先发生偏聚,逐渐形成C-V-Nh团簇,最后形成了(Nb,V)C复合相.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 微合金化钢 , 碳化物 , 回火

高速鋼的回火

徐祖耀

金属学报

论述了高速钢回火时奥氏体的催化作用和稳定化现象的工作,以及根据研究结果所拟定的回火新工艺.奥氏体催化作用的效果以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温度M′来表示.催化作用的效果决定于回火的溫度和时间. 先经高溫保溫又在较低溫度(但在一定溫度T_c以上)保溫(分级回火),则催化作用不但具有迭加性,或和高溫同样时间的效果相等,而且有时超过高溫保溫的效果.高溫保溫有时还能促使低溫时的催化作用.经适当分级回火后(例如先经560℃保温又在550℃保溫),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数量能和多次回火后相比拟,但所需总时间却能大为缩短. M′溫度随钢內残余奥氏体量的增加而降低,并随奥氏体內含碳量而改变. 在T-c溫度以下、M′溫度以上停留,奥氏体的稳定化作用(M′值的降低)极为显著.稳定化的程度(△M′)因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一直达到一定的饱和值.最大稳定化的程度以及稳定化开始的速度因保溫溫度的升高而减小.在M′溫度以下保溫,其最大的奥氏体稳定量因保溫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回火时奥氏体的稳定化现象可能主要由应力的减小所引起的,这些应力在冷却时有助于马氏体核胚的扩展. 催化作用可认为是稳定化的可逆过程,它应该包括下列过程:无序分布位错的重新排列,α-γ相交界面位错

关键词:

回火参数对40Cr3MoV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王春旭 , 房昕 , 刘宪民 , 王淑琴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回火温度和时间对40Cr3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同回火时间相比,回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作用要显著得多.在550 ℃以下回火时,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变化缓慢;当回火温度高于580 ℃时,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强度急剧下降,韧性迅速增加.

关键词: 40Cr3MoV , 回火 , 力学性能

淬火钢回火过程的数学模型

郭从盛

金属学报

根据淬火钢回火转变的物理本质,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 提出了一个能够描述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硬度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H=H0-At^B-bTτ, 式中, H0为钢的淬火硬度;At^B与bt^τ分别为回火过程中由温度和时间因素引起的硬度下降.

关键词: 回火 , null , null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58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