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
聂鲁
,
丁永萍
,
杨坤
,
刘兴旺
稀土
利用配体1-(p-苯乙炔基苯基)-1,3-丁二酮(HPB)、4,5,9,14-四氮-二苯并蒽(DPPZ)分别与Tb (Ⅲ)、Eu(Ⅲ)和Sm (Ⅲ)反应,合成了三个新的稀土配合物:Tb(PB) 3DPPZ、Eu(PB)3 DPPZ和Sm(PB) 3DPPZ,通过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系列化合物在固态时的发光性质,发现Eu(PB)3DPPZ的荧光发射强度最强且发射谱线很窄,有望用于红色高亮度发光材料.
关键词:
稀土
,
β-二酮
,
4,5,9,14-四氮-二苯并蒽
,
荧光性质
郭凯
,
张淑媛
,
何可可
,
郑世军
,
张腾
,
阎涛
,
李自法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4.007
通过改进的Pedersen方法合成了二苯并-14-冠-4,经硝化合成了二硝基二苯并-14-冠-4,然后用Pd/C还原得到了二氨基二苯并-14-冠-4.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证.并通过 1H NMR、 13C NMR和分子力学计算法研究了二氨基二苯并-14-冠-4的2种异构体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与其所示的化学结构相一致,存在顺、反2种异构体.
关键词:
二硝基二苯并冠醚
,
二氨基二苯并冠醚
,
合成
张淑媛
,
杨海隆
,
职磊
,
李自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4,4′-(α,ω-亚烷基二酰氧)二联苯甲酰氯(M1)、顺(反)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M2、M3)和1,10-癸二醇(M4)为单体,通过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新的含冠醚环的主链型液晶共聚酯.共聚酯的分子量不高.单体的化学结构通过IR、UV-Vis、1H-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共聚酯的性质采用[η]、DSC、TG、WAXD和POM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所有的共聚酯加热到各自的熔融温度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向列相的丝状织构或纹影织构.共聚酯的熔融温度(Tm)和各向同性温度(Ti)随共聚酯分子中柔性间隔基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
关键词:
联苯型液晶基元
,
顺(反)式-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4-冠-4
,
液晶共聚酯
,
设计与合成
曹小聪
,
贾春梅
,
杨浚艺
,
李玉麟
,
袁文兵
人工晶体学报
以桥联配体5-[(蒽-9-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和Mn(CH3COO)2·4H2O 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个新型三维超分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2(H2O)4(CH3OH)(C2H5OH)(L)2]·(CH3OH)2·H2O}n(H2L=5-[(蒽-9-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单晶 X 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位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6850(19) nm,b=14.278(3) nm,c=17.666(4) nm,α=87.15(3)°,β=89.99(3)°,γ=83.96(3)°,V=2426.3(8) nm3,Z=2.该晶体结构为一维配位链,通过链与链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在室温条件下,固态荧光测试表明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分别在456 nm (λex=417 nm)和506 nm (λex=402 nm)具有较强的荧光.
关键词:
一维配位聚合物
,
锰(Ⅱ)络合物
,
晶体结构
,
π…π相互作用
,
荧光性能
连慧琴
,
吴学
,
崔秀国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3.018
将5-氯-6,11-并四苯二醌与8-羟基喹啉经亲核取代制得光致变色5-(8-喹啉氧基)-6,11-并四苯二醌,其光致变色性与5-苯氧基-6,11-并四苯二醌类似. 在254 nm或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它的苯、氯仿和二甲基亚砜溶液在约450 nm和480 nm处有特征吸收双峰,在400 nm左右有等吸光点. 它经紫外光照后生成的"ana"醌式可与氨水发生不可逆反应. 同时发现,显色体在最大波长处的吸收随溶剂极性增大而红移13 nm.
关键词:
并四苯二醌
,
喹啉
,
光致变色
,
光异构化
石玉界
,
范和平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8.06.009
在酸催化条件下,利用2,6-二甲基苯胺和甲醛为原料,一步法制得了高纯度的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AMD),运用H-NMR,FTIR,HPLC和熔点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AMD纯度较高;AMD和BTDA聚合制得较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经化学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将其溶解后涂覆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有一定的溶解性、成膜性及较好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
,
聚酰亚胺
,
2L-FCCL
李秋艳
,
李金培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本文以水性聚乙烯醇(PVA)为粘合剂,原位法合成的AgBr或AgBrI为光敏元,考察了4-羟基-6-甲基-1,3,3a,7-四氮茚钠盐(NaTAI)对以苯并三氮唑银为银源的PTG材料感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TAI对PTG材料具有增感作用,其增感程度随着NaTAI用量的不同而改变,并且感光度升高的同时,灰雾没有明显升高.通过Dember光电压衰减测量,并结合对PTG材料乳液pH值和pAg值的测定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引入NaTAI可以延长光电子寿命,有利于提高潜影形成效率,从而提高感光度.
关键词:
光敏热成像材料
,
苯并三氮唑银
,
羟基四氮茚
,
增感
田再文
,
刘泽
,
余佩
,
张万轩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10.160108
在三氟甲磺酸银的催化下,二苯二硒醚被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Selectfluor)氧化后,分别与1-己烯烃、苯乙烯或其衍生物加成;在含有水或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的二氯甲烷中(二氯甲烷与水或醇的体积比为1∶1)反应,分别得到-羟基或β-烷氧基苯硒醚,产率为72%~94%;探讨了反应条件及底物的适用范围.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
氯甲基-氟-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二(四氟硼酸盐)
,
烯烃
,
二苯二硒醚
,
氧化
,
加成
陶李明
,
刘文奇
,
谭倪
,
周芸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420
以2-甲硫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酰化、碘环化以及Suzuki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5-甲基-2,3-二苯基-1,5-苯并硫氮杂卓-4(5H)-酮.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对酰化反应、溶剂对碘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配体、碱和温度等因素对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反应总收率为68.5%,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NMR和MS等测试技术得以确证.
关键词:
甲基二苯基苯并硫氮杂卓-4(5H)-酮
,
酰化反应
,
碘环化反应
,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徐群杰
,
周国定
,
陆柱
,
刘峰名
,
田中群
,
林昌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在3%NaCl溶液 中苯并三氮唑(BTA)及其衍生物4-羧基苯并三氮唑(4CBTA)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 发现4CBTA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与BTA相似 , 在较正电位下两者都是通过三唑环与铜形成配合物覆盖在铜表面; 随着电位负移, 铜 电极表 面吸附的分子形式的BTA或4CBTA数量增多; 4CBTA中的—COOH基团只是起到空间位阻的作用 , 没有参与电极表面的吸附。 两者复配使用时以BTA吸附为主, 其缓蚀机理没有发生改变, 也没有产生协同效应。
关键词:
铜电极
,
苯并三氮唑
,
缓蚀剂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