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惊奇
,
王炼石
,
蔡彤旻
,
熊凯
,
张安强
,
曾祥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相反转"乳液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三元乙丙橡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单体的接枝共聚物(EPDM-g-SAN),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天候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工程塑料(AES).研究了An在共单体中的比率及EPDM/St-An的配比对接枝反应行为及A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n比率的增加,单体转化率(CR)出现峰值,其中最高CR为97.5%,接枝率(GR)与接枝效率(GE)则逐渐提高;AES的缺口冲击强度在An的质量百分比为35%~40%范围内出现峰值,其中最大冲击强度为53.0 kJ/m2.SEM和TEM分析表明,An比率为35%的EPDM-g-SAN在SAN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相界面结合牢固,并证实其AES的增韧机理既有空穴化又有剪切屈服.
关键词:
相反转乳液接枝共聚合
,
EPDM-g-SAN
,
AES
,
增韧
,
扫描电镜
,
透射电镜
刘国栋
,
张胜文
,
瞿雄伟
,
商淑瑞
,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接枝共聚物EPDM-g-SAN对EPDM/SAN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和粒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EPDM-g-SAN接枝共聚物的加入,共混体系EPDM分散相的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且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发生了脆韧转变;基体的塑性变形显著增加,表明接枝共聚物在不相容两相聚合物间起到了良好的增容作用.冲击断面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韧性增加的机理.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
三元乙丙橡胶
,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
共混物
,
性能与形态
李立静
,
任亮
,
李明远
,
张明耀
,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将丙烯酸丁酯(BA)和丁二烯(Bd)、苯乙烯(St)共聚制备P(BA-co-Bd-co-St)胶乳(简称丁苯酯),然后在丁苯酯乳胶粒子上接枝St和AN合成P(BA-co-Bd-co-St)-g-SAN接枝共聚物.将其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备P(BA-co-Bd-co-St)-g-SAN/SAN共混物,研究了丁苯酯胶乳的粒径和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引入丁二烯大大提高了SAN共聚物的接枝率,改善了共混物的冲击韧性,随着丁苯酯胶乳粒径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形态研究表明,丁二烯的引入显著改善了橡胶粒子在SAN树脂中的分散状况,但当粒径较小时,橡胶粒子发生了聚集.
关键词:
P(BA-co-Bd-co-St)胶乳
,
SAN树脂
,
共混物
,
性能
,
结构
李银环
,
王炼石
,
代惊奇
,
张安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POE和苯乙烯(St)-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OE-g-SAN).研究了单体比率及POE和单体比率和溶剂等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从聚合产物中用丙酮抽提得到接枝共聚物POE-g-SAN,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1H-NMP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OE-g-SAN的结构,接枝SAN链的组成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StAn已经接枝在POE分子链上,SAN接枝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OE的结晶性.
关键词:
POF-g-SAN
,
溶液接枝共聚合
,
红外光谱
,
核磁共振
,
差示扫描量热法
谭志勇
,
张明耀
,
杨海东
,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式,以K2S2O8为引发剂引发聚合,合成了一系列PB-g-SAN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和橡胶(PB)含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将K2S2O8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K2S2O8用量逐渐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引发剂用量太少时,不能满足聚合要求,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也会降低.随着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的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随胶含量的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聚合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在PB含量相同时,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的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比采用K2S2O8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高.
关键词:
ABS树脂
,
接枝聚合
,
接枝率
李澜鹏
,
白富栋
,
尹波
,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具有壳核结构的尼龙6(PA6)/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元共混物中,通过非等温结晶、连续自成核退火(SSA)等方法研究了HDPE相的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A6/EPDM-g-MA/HDPE共混物形成了以PA6为基体、EPDM-g-MA为壳、HDPE为核的壳核包覆结构;相比于纯HDPE,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PA6/EPDM-g-MA/HDPE共混物中HDPE组分在102℃附近出现了1个新的放热峰,SSA结果表明,这是由于共混物中HDPE和EPDM-g-MA分子链间发生共晶现象而导致HDPE组分结晶完善程度降低的结果.
关键词:
尼龙6
,
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
,
高密度聚乙烯
,
三元共混物
,
壳核形态
,
共晶
黄丹
,
刘振国
,
任亮
,
孙志坚
,
张明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PB)乳胶粒子上接枝共聚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通过改变PB的含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B-g-SAN接枝共聚物(即A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SAN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制得ABS树脂,考察了ABS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对ABS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N共聚物在PB橡胶粒子上的接枝可分为‘内接枝'和‘外接枝',外接枝程度影响PB橡胶粒子在SAN基体中的分散,而内接枝程度显著地影响PB橡胶粒子的内部形态结构.通过抑制内接枝,可提高ABS树脂的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提高外接枝程度可改善ABS树脂的断裂伸长率.
关键词:
ABS树脂
,
PB-g-SAN共聚物
,
接枝率
,
结构
,
性能
尹德忠
,
张秋禹
,
张和鹏
,
尹常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液接枝苯乙烯.丙烯腈(SAN)的同时,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制备了带有缩合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丁二烯接枝(笨乙烯-丙烯腈-有机硅)共聚物(PB-g-(SAN-co-Si))大分子改性剂.采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SAN接枝率测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TEM显示乳胶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径为300 nm,乳胶粒外分布有KH-570水解缩合形成的纳米硅粒子.FT-IR分析证实KH-570通过化学键接枝到PB链上.除通过自由基聚合外,SAN的接枝还可通过KH-570之间的水解缩合方式进行,KH-570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接枝效率.
关键词:
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有机硅)共聚物
,
抗冲改性剂
,
核壳乳液
,
种子乳液聚合
闰明涛
,
宋洪赞
,
王迎进
,
姚晨光
,
高俊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茂金属聚乙烯共混体系(PTT/EPDM-g-MAH/mPE)的相形态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增容剂EPDM-g-MAH可以明显改善PTT与mPE的相容性,但含量超过4%时分散相的数目增加、尺寸增大.PTT/EPDM-g-MAH/mPE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EPDM-g-MAH的含量在0%~16%范围内时,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先增加后减小,并在4%时出现极值.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茂金属聚乙烯
,
三元乙丙橡胶
,
流变学
,
相容性
董丽杰
,
张会轩
,
杨海东
,
熊传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EPDM-g-GMA对PBT的增韧作用及其增韧机理.在XSS-300转矩流变仪上根据自由基聚合通过熔融反应制备了EPDM-g-GMA及其PBT/EPDM-g-GMA,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考察接枝反应中特征官能团的存在,根据红外工作曲线测定了改性样品的接枝率,获得了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共混物断面的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2.3,分散相粒径在0.5 μm左右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可达49.7 kJ/m2,比纯PBT提高了30倍,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可以改善EPDM与PBT间的相容性,EPDM对工程塑料PBT的增韧作用是通过提高两相间的界面结合,增强界面粘结作用实现的.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
EPDM-g-GMA
,
PBT
,
增韧
,
熔融接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