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91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低成本制备容和孔径可控的二氧化硅

沈淑玲 , 毋伟 , 郭锴 , 陈建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可控的溶胶凝胶过程,使用廉价的水玻璃为硅源、氨水为助剂制备了容和孔径可控的二氧化硅.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控制氨水/二氧化硅的比例、水玻璃的浓度、凝胶温度和终点的pH值可以制备出二氧化硅.制备的二氧化硅的主要特点包括容高和孔径可调.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二氧化硅 , , 孔径可控 , 低成本

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形貌的影响

段杨杨 , 王昕 , 高凡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利用阴离子模板法第一次制得杆状形貌的二氧化硅材料.搅拌速度影响无机硅源的聚合速度及表面活性剂分子、助结构导向剂分子及无机硅源的自组装,从而影响所得样品的形貌.在200 rpm和1000 rpm下分别制得杆状(或手性棒状)和球形的二氧化硅材料.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搅拌速度 , 形貌 , 二氧化硅 , 透射电子显微镜

罗丹明B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的研究进展

刘瑜 , 王晓钟 , 陈伟 , 黄璐 , 李祥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二氧化硅掺杂染料后在传感器、荧光探针、药物输送、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特别是激光材料耐光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以二氧化硅为主体掺杂荧光染料罗丹明B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染料在二氧化硅中的形成机理、聚集状态以及影响规律.最后,对罗丹明B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罗丹明 B , 二氧化硅 , 掺杂 , 荧光染料

纳米镍/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组装及结构和性质Ⅰ:纳米镍/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吴玉程 , 李广海 , 张立德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6.004

利用组装,可以进行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功能设计.通过溶胶-凝胶方法,采用混合、浸泡和氢热还原工艺,获得纳米镍/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运用DSC、XRD、XPS、TEM等手段对纳米镍/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金属Ni颗粒的尺寸由SiO2的结构和孔径分布决定,受还原温度和成分等影响,在8~20 nm范围变化,浸泡法更容易获得纳米金属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由于SiO2结构连通,纳米Ni表面存在氧化,纳米颗粒存在于中形成壳结构.二氧化硅基体中添加稀土元素Ce,有利于增强基体骨架强度,限制纳米颗粒聚集长大.

关键词: 二氧化硅 , , 纳米复合材料 , 组装 , 结构

二氧化硅干凝胶和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冯乙巳 , 张立德

功能材料

综述近年来二氧化硅干凝胶和气凝胶同金属、半导体和其它功能性材料组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理化特性研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是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二氧化硅 , 干凝胶 , 气凝胶 , 纳米复合材料

HCl用量对二氧化硅形貌的影响

陈凤英 , 李湘祁 , 李哲韬 , 邵艳群

硅酸盐通报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甲酰胺为共溶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室温下在HCl介质中合成了纤维状、圆盘状和花卉状等多种混合形貌的二氧化硅.采用XRD、SEM、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HCl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HCl用量会导致间距减小,但有助于提高结构有序性和纤维状形貌的产率;过低的HCl用量条件下二氧化硅不能形成规则外形.

关键词: 二氧化硅 , HCl , 形貌

金纳米线-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张倩 , 单锋 , 陆学民 , 路庆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782

利用热气流法制备的宏观平行取向二氧化硅薄膜为载体,经氨基硅烷APTS对孔道进行表面修饰后,在孔道中原位生成了金纳米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孔道的限制效应,在氯金酸的乙醇溶液中浸泡较长时间后,利用氢气还原可获得长径比较大的金纳米线.Z扫描测试表明,这种金纳米线-二氧化硅复合薄膜材料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在532 nm的激光下,它还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有望在新型光学器件方面得到应用.

关键词: 二氧化硅 , 金纳米线 , 非线性光学 , 取向

聚乙醇-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赵娜 , 魏坤 , 陈晓峰 , 李像 , 郭武生 , 舒丽君 , 吴远 , 曾晓峰

硅酸盐通报

利用共混法合成了聚乙醇-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采用XRD、N_2吸附-脱附、SEM、TEM、红外光谱(FTIR)、DSC-TG等对聚乙醇-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乙醇-二氧化硅仍保持了原来的结构,可以均匀地分散到二氧化硅的基质中.PEG是靠氢键吸附在纳米HMS颗粒表面,两者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比较好的耐温性能, HMS提高了聚合物的耐热性.

关键词: 共混法 , 聚乙 , 二氧化硅

罗丹明B在二氧化硅中的发光研究

阳福 , 容建华 , 刘应亮 , 袁定胜 , 张静娴

功能材料

利用二氧化硅为载体,将罗丹明B(RhB)分子嵌入其中,获得了纳米复合材料.测量了光致发光谱,观察到纳米中小分子的光致发光蓝移现象,与不同浓度RhB无水乙醇溶液的光致发光相比,纳米中的RhB的发光接近单分子发光行为,这种现象与纳米对有机分子的聚集程度的限制有关.同时观察到纳米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远强于液相染料,初步推断为二氧化硅基质对染料分子产生了能量传递.

关键词: 二氧化硅 , 光致发光(PL) , 蓝移 , 罗丹明B , 能量传递

罗丹明6G在二氧化硅中的封装及应用

陈伟 , 王晓钟 , 黄璐 , 刘瑜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5.06.08

材料由于其孑孔径、孔道结构、骨架组成、比表面积和体积等参数的灵活可调已在催化、吸附及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多样化可调的宏观形貌与其内在结构特征的结合,也使它作为一类新的主体材料在各种客体分子的封装及相关性能的调控等领域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而且,二氧化硅掺杂染料后,不仅可有效提高染料的封装浓度,还可避免或减少由于分子聚集所引起的荧光淬灭,进而显著提高材料的荧光性能,这类新型主客体材料在固体传感器、光学波导、荧光探针、控制释放、能量传递及固体染料激光器等研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激光染料罗丹明6G(简记为Rh6G)为代表,概述了近年来Rh6G在二氧化硅中的封装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Rh6G-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罗丹明6G , 二氧化硅 , 掺杂 , 荧光染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91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